年12月22日,空中客车公司向卡塔尔航空公司交付了第一架AXWB宽体飞机。作为集成多项创新技术的世界最新一代中型双发远程宽体飞机,AXWB以其更高的运营效率、更舒适的客舱环境、更低的碳排放和维护成本,一直牵动着国际民航业 看着网络上AXWB交付的新闻画面,记者的思绪又回到了去年秋天的那次难忘的空客之旅。从北京经德国法兰克福到法国图卢兹,再从图卢兹到空客飞机制造的另一重要基地——德国汉堡,无论是首次乘坐A进行的洲际旅行,还是乘坐A系列飞机穿梭在欧洲的不同城市;无论是马不停蹄地参观空客各种机型的生产线和客舱展示,还是与空客上至高层管理人员下至普通员工的多重接触,记者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空客到底靠什么,从一家后起的飞机制造公司,崛起成为目前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航空制造业巨头?随着采访的深入,这个答案在记者的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动力,始终坚持不断创新,正是空客快速崛起为世界航空业巨擘的重要秘诀。
创新成就空客辉煌
空中客车公司总部所在地的图卢兹,是法国第四大城市,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而让图卢兹在当今世界闻名遐迩的主要原因,则是这里从40多年前开始成为空中客车飞机制造的大本营。
空中客车公司总部毗邻位于图卢兹市区西北部的布拉尼亚克机场。在总部的一间会议室里,空客高级副总裁、市场部负责人埃默森先生和他的同事、负责客户事务的市场协调主管马克·穆勒先生接待了记者一行。
话题从当前国际航空业发展的现状和空客所处的市场地位谈起。埃默森先生首先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年9月,空客共有飞机订单架,交付架,有家运营商运营空客飞机,每天运营的航班达架次,平均每2秒钟就有一架空客飞机起飞或降落。
埃默森先生告诉记者,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空客通过不断创新来满足客户需求,创造了多个第一:世界上第一款双发宽体飞机——A飞机,这也是第一款拥有前视、双人驾驶舱的民用飞机;空客A率先采用了数字电子控制的辅助飞行控制系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具备完整的电传操纵和侧杆控制系统的飞机——A系列飞机;在A/飞机上首先推出系列化产品理念;推出了世界首款双层飞机——A飞机,其机体结构采用了25%的复合材料,而最新推出的A飞机70%的机体结构都采用了新型材料(其中复合材料53%)。目前,空客每年用于飞机研发和改进方面的投资近10亿欧元。
埃默森表示,通过吸取A和A的创新技术,升级已有机型如A、A,是空客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其目的就是让客户的运营成本更低,更加符合节能减排的需要,同时使飞机更加安全、可靠、舒适。
年9月24日,记者在空客德国汉堡工厂采访时,适逢首架空客Aneo从图卢兹布拉尼亚克机场起飞进行首次验证飞行。空客于年12月启动了Aneo的研制工作。作为A系列飞机的改进机型,Aneo到年交付时可以减少15%的燃油消耗,到年,空客将争取使其单座燃油消耗减少20%。
围绕客户需求创新
图卢兹和汉堡是空客两个最重要的飞机整机组装和交付中心。参观这两个地方的空客系列飞机生产线和客舱展示设施,是记者首次空客之行的重要内容。
在图卢兹工厂,记者参观了空客Aè80系列飞机生产线。在参观A生产线时,陪同记者参观的空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生产线厂房占地85公顷,名工人24小时分3班在此不间断工作,每月可组装出厂10架飞机,其中每组装一架飞机需耗时2.5个月~3个月,具体视飞机表面的喷漆复杂程度而定。当来到AXWB生产车间时,记者感觉眼前一亮,原来A厂房安装的是太阳能屋顶,墙体都是半透明的,厂房入口处还安装了一个计量装置,可以实时显示厂房太阳能发电量、耗电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样的厂房设计与A的绿色环保理念无疑是高度契合的。在A飞机厂房,记者的目光被A飞机巨大的机翼所吸引,据介绍其面积竟达平方米,一架A从大部件组装到交付需要9个月的时间,耗时是A的3倍。目前,空客A年产量仅为30架,由此可见,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生产组装的复杂程度。
空客的另一个重要生产基地在德国。目前,空客有1.8万名雇员在德国工作,分布在4座城市。其中,10人集中在汉堡,主要从事A飞机组装及其机身客舱段等部件的组装生产工作。汉堡作为A项目总部所在地,空客60%的A飞机都是在这里组装交付的。目前,中国天津的A生产线就是拷贝的汉堡模式。汉堡厂区有3条A生产线,分布在3间厂房。每3天就有一架A飞机从这里出厂。陪同记者参观的空客品牌和产品传播副总裁普航告诉记者,A飞机的重要部件如机翼、起落架、垂直尾翼等都是提前在不同地方生产出来的,然后运到这里进行组装。他指着一个巨大的飞机垂直尾翼告诉记者,这种垂直尾翼是在距离汉堡30公里的斯泰德(Stade)市生产的,它采用碳纤维材料制造而成,碳纤维材料非常结实,硬度堪比钻石,但其重量却比以前采用的铝合金材料轻25%,每个航程可以节约公升航空煤油。
行走在那一个个硕大无朋的飞机生产车间,近距离观看在生产线上一架架即将组装完成的飞机,对记者来说,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但那种视觉上和心灵上的震撼还是一如初见的。而此行给记者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参观空客飞机客舱展示中心时感受到的空客以客为尊的生产经营理念。这种理念,也是空客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
在空客看来,他们不仅仅是把飞机卖给客户,而且还要帮助客户定制他们需要的产品。每个客户所面临的市场不同,其需求也会不同。作为飞机制造商,就要帮助客户更精准地进行产品定位,以实现更高的收益。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就要不断地创新,推出更多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在图卢兹飞机客舱展示中心,记者依次走进了A?è80飞机的等比例实物客舱。琳琅满目的客舱闪耀着一个个创新亮点。空客的客户们就是在这些客舱中进行实地观察、体验,比如不同舱位座椅的颜色、宽度、间距,以及椅背的薄厚度、舒适度,客舱的灯光变化,厨房的操作设备和环境,卫生间和行李箱空间的大小等,然后进行选择定制。
在A客舱内,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A客舱很多方面都引进了A的最新技术。比如灯饰方面,AXWB的LED灯,不仅更加节能,而且可以有万种颜色的变化,这些颜色可以根据座椅面料颜色、时间和场景的不同进行选择区分,从而给旅客更舒适悦目的旅行感受。娱乐系统方面则安装的是A的第四代娱乐系统,屏幕更大更高清,还可以与旅客自行携带的电子娱乐设备进行连接。各个机型客舱座椅的厚度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如果选用椅背较薄的座椅,客舱就可以多出两排座位。单个座椅的重量也有9公斤和11公斤两种规格,客户完全可以从经济性和舒适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作出选择。
如果说图卢兹的飞机客舱展示中心还略显传统、更中规中矩的话,那么设在汉堡的AXWB客户定制中心则以其现代时尚的风格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这座外观呈乳白色的单层建筑位于汉堡空客工厂的中心地带。中心负责人艾瑞克·伊泽尔告诉记者,该中心有平方米,其功能有三,一是定制功能,即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客舱设施设备进行定制;二是展示功能,向客户直观展示客舱设施设备供客户进行选择;三是创新功能,即根据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选择。在这个中心,客户可以根据A客舱产品目录,就客舱布局、配饰和电子设备等进行选择定制。中心设有10个A客舱模拟中心,每个中心都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客户可以根据旅客群体的不同喜好进行选择。中心还设有电子娱乐系统、灯光系统、座椅面料展示中心等。
在中心的一间会议室里,艾瑞克·伊泽尔告诉记者:在这个房间,客户把各种选择参数输入电脑后,可以在大屏幕上全尺寸呈现客舱设计的3D方案,使客户身临其境地感受所购飞机的客舱内饰。航空公司可以邀请旅客、供应商和有关专家共同在会议室商讨定制方案。让客户参与到客舱设计中来,可以说是空客以客为尊营销理念的最充分体现。
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
空客深知: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不断创新。而要使创新动力不竭,则必须从制度和机制入手,不断强化空客的创新文化。基于这种认识,空客于年5月首次设立了首席创新官一职,其职责是鼓励公司各部门提出新创意,督促各级决策部门对这些创意进行及时、系统的研究并作出决定和加以执行。首席创新官直接向空中客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法布里斯·布利叶汇报。
在图卢兹空客总部采访期间,首任空客首席创新官杨·巴布先生特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杨·巴布先生毕业于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学院,长期从事宇航技术研究工作,曾受命组建空客母公司前身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技术研究部并担任负责人,对企业创新情有独钟。谈到对首席创新官这一职位的理解,他说,空客已经有了40多年的历史,成长为一家非常大的公司,目前每年有超过架飞机的订单量,这么大的公司如何来保持之前作为挑战者时的那种创新精神,高效地运转整个公司?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能够使空客的生产和制造更简单、更高效、更快速。而设立首席创新官这个职位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他告诉记者,目前空客所有部门都确定了创新联系人,并在公司层面成立了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创新委员会,下设采购、财务、人力、战略、工程、制造、商务、项目8个小组,与公司的运营保持一致。各小组都由相关领域的专业精英组成,负责评出每月最好的创新想法,然后帮助员工去试验。委员会每年还要召集各小组开两次全体会议,就所在领域如何创新进行交流、分享和研讨,并确定那些经过验证可以应用的创新技术或想法,报公司批准后即可付诸实施。“目前,空客每年在创新方面投入的资金达20亿欧元,约占公司总收入的5%。如果有新的机型项目上马的话,这个比例可能达到6%。”杨·巴布说。
杨·巴布先生向记者介绍了空客创新的目标和着力点。首先是大幅提高飞机的效率。空客提出的一个远期目标是“10倍计划”,就是设计制造运营成本是目前飞机1/10的飞机、燃油效率提高10倍的飞机等,即任何性能指标都优于目前飞机的10倍。其次就是对创新快速响应。杨·巴布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他说:“日常工作中会有很多小的创新的点子,它们往往稍纵即逝。我们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有一种机制,就是努力帮助员工将创新的想法变为现实。有很多时候那些小点子就是在等待领导批复的过程中流产的,所以我们要竭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通过在公司的组织架构中建立一种制度,鼓励员工创新,帮助他们实施,来推动公司的发展。”最后是通过创新找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主动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在财务以及各个方面提供空客最优的解决方案,比如提供不同方式的融资等,而不仅仅是售后支援。“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一种新的做事情的方法,我们称之为blueinnovation。”杨·巴布说。
那么空客到底是如何快速反应、鼓励员工创新的呢?杨·巴布告诉记者,空客现在有超过50种以上的方式来支持员工的创新。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将自己的新点子提交到一个信息平台上。创新委员会的成员会对每一个点子进行投票,得票最高的点子会很快地得以验证实施。空客还在汉堡等地的工厂建了实验室,让员工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测试、试验,比如一种新的工具、一种新的软件等。未来,空客计划将这种实验室推广到欧洲的所有厂区去。空客还有一个人力资源实验室,它的任务是培训员工逐步地养成更具创新性的思维方式。空客还在公司层面设立了卓越贡献奖,每年对各领域的优秀创新项目进行表彰。“那有没有奖金呢?”记者问。“员工其实更 以开放的思维推进创新也是空客秉持的重要理念。杨·巴布告诉记者,空客非常重视与其他航空业参与方的合作,通过与供应商、航空公司客户以及一些小微企业的合作加快创新的进程。空客经常和一些伙伴召开研讨会等,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要什么,并和客户一起寻找创新的解决办法。另外,空客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从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球性的以“让创意展翅高飞”为主题的大学生航空竞赛,从中吸收创新性想法,促进空客的创新。
“创新一直是空客的立足之本,并且已经深深地植根于空客的DNA之中,是空客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空中客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法布里斯·布利叶的这番话,不仅揭示了过去40多年空客快速发展的秘诀,而且也预示着空客会以其出色的创新能力,更灵活高效地走向未来。(《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刘树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bln/1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