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根据财经网报道.近日,武汉两名小学生研究“喝茶抗癌”。该项目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引起热议。相关实验室回应:孩子不可能允许进入。
小学生研究“喝茶抗癌”引发争议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一对小学生在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小学组三等奖。获奖项目命名为“茶多酚抗肿瘤实验研究”。参赛人当时分别就读三年级和五年级。
该项目要求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进行实验,从裸鼠体内提取肝脏肿瘤。网友质疑小学生能否自己完成这个实验。网友还爆料称,孩子的父亲是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
院长父亲:我没有参加,也没有违规
7月16日晚,孩子的父亲李红良教授回应质疑:“没有参加女儿的实验,一切都合法合规”。他回应说,孩子是由指导老师带领进行实验的,没有违反规定。他还发表了大量实验照片来证明这一点。
7月17日,武汉市科协发表声明称,“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并报告实践成果”,他们一致认可他们的科技创新成果,并建议他们参加省级竞赛。
辅导老师是孩子父亲的下属
孩子父亲李红良口中的指导员王茜和医院的实验技术员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老师。
据知情人士透露,王倩不仅是李红良“妻子的好朋友”,也是武汉大学动物模型研究所所长李红良的下属和员工。
此前,王茜回应称,她已于年4月辅导孩子们启动该项目。肿瘤剥除、肿瘤细胞注射、药物注射、肿瘤大小观察测量等实验操作全部“由孩子们完成”
知情人:这是对我们科研人员的侮辱
医院的一位内部人士反驳了王倩关于两名小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完成实验的提议。他指出,这“绝对不可能”
业内人士解释,肿瘤剥除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即使是博士生,也需要几年的操作培训才能完成。他认为,对于小学三、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老鼠注射药物、肿瘤剥除等手术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能力。
知情人补充说,这起事件只是对我们研究人员的侮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学术造假。
医院动物实验中心主任范明霞说,她从未见过这两个孩子。这与两个孩子声称在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做的实验相矛盾。
范明霞还说,“即使你进去做,也是明显的违规行为”,只有持有《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证》的人才允许进入实验室,两个小学生不可能有这个证书。
北大博士后赵可心还指出,研究动物项目三年前就不能申请奖励。
不要让科学梦变了味
从“昆明小学生研究癌症”到“重庆一高中生获奖论文与硕士论文相撞图片”,“神童”获奖并非个例。
在教育部取消竞赛加分和高校自主招生后,科技创新大赛成为家长和孩子高考加分的方式之一。对于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表现可以为他们的简历增添一份靓丽的色彩。
父母急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女儿成凤,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要因为急功近利,让本该激发孩子对科学兴趣的科创比赛变了味,。不要让违规和作弊行为破坏教育公平。
家长把自己的能力“转移”给孩子,为孩子铺路,不仅把学术公平挤进笑话行列,还为孩子们播下了一粒不择手段的种子,追逐名利的种子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了解社会新鲜事,记得:给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bln/1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