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聪明而上进的人,都置顶了「恶魔奶爸Sam」
?
在公立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我们每个人基本都学了10年的英文,但是,一个很滑稽的事实:几乎没有人可以看懂一份国外的报纸或者杂志,甚至就连我们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比如说中国日报,21世纪报还有英语文摘,英语世界等等,都很少有人有完整地读过一份,更很少有人敢声称,可以毫无障碍地熟练阅读这些材料。
用我们的中文作比较:一般我们学了三年的语文,基本上有的同学就可以开始看各类书籍和报纸杂志了,最迟最迟的笨蛋,到了六年级常用字也都基本认全了,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拿起一份报纸看得津津有味。
而反观我们的英文教育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毕竟没有人有自信可以随便拿起一份英文报纸或者杂志看的津津有味。
本文正是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情况而存在的。
?
英文阅读一般来说,有这几个关键因素:
词汇量
句子结构理解
阅读速度
阅读理解能力
题材和背景知识的熟悉度
在这里首先我们要抛开题材和背景知识这一因素,因为我们看中文的报刊,其实绝大部分人也是看不懂科学论文杂志和财经类法律类杂志的。英文同样如此,这些背景知识的积累是专业的问题而不是英语的问题。
然后说说词汇量
英文比中文难的地方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词汇量,尤其是在报刊阅读方面,想要看懂中国日报你都得具备一万五以上的词汇量,而想要看懂美国人的普通杂志,比如新闻周刊NwsWk,至少得具备两万以上的词汇量,更难一点的杂志比如说经济学人,时代周刊,亚特兰大,还有纽约客就更不用说了。
因此一说到词汇量很多人就会有这种误区——觉得自己必须得首先背单词,背上个五六千,八九千,甚至一两万的单词,才能开始阅读。
一般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典型的学习状态是拿起一本词汇书,背了忘,忘了背,雄心壮志的开始,身心俱疲的放弃,断断续续,买了好几本词汇书,开头10页非常陈旧,后面的全都崭新无比。
一般这种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背完一两万词。
而且背单词还有一个更致命的缺陷,词汇量并不等于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哪怕你真的背完了,你会发现你也根本不可能熟练阅读任何一篇报刊或者小说。
想要提高阅读速度,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只能从阅读训练本身上着手,必须要通过科学系统,循序渐进的训练流程来实现阅读速度和词汇量的双增长。
以前写过很多原版书的阅读,这次换个花样,写写英文报刊的。
本文不针对小说和原版书的阅读训练,只针对报纸和杂志这方面的内容,如果你本身不喜欢看报纸看杂志,那么本文并不适合你。
?
报刊的阅读训练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学习方法;一个是材料选择和难度的递进。
相对来说,材料选择和流程规划更加重要,因为方法很简答,几句话就可以说完。
赵本山讲过一个笑话: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分几步?
答,一共分三步。
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
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
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
英文报刊的阅读方法同样非常简单:
第一步把报刊打开;
第二步,开始阅读;
第三步,遇到不懂得生词,大胆地猜,猜不出来就用手机字典查。
但是材料选择和流程规划就远远没那么简单了,一开始就选择过难的文章会让你觉得特别困难,难以阅读下去,所以在这方面,必须要谨慎。
国外的新闻报刊主要是分成两大类:一类就是简单的新闻播报,类似新华社的通稿,这些文章一般写得很简短,而且非常枯燥没多大意思,难度基本都差不多。
另一类叫作评论类文章,指的是报社的专栏作者会针对新闻热点和社会现象撰写一些深度的分析和点评,这类文章就比较精彩,能够看到很多有意思的观点,而且老外写评论文章往往喜欢讽刺和幽默,所以多看这类文章,能学到不少骂人不带脏字的刻薄用法。
但是评论性的文章往往带有鲜明的作者个人风格,而不同的作者的写作习惯是不一样的,所以评论性文章的难度差异也很大,有一些就写得很简单,有一些则很难。
从难度上来讲英文报刊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冷派,比如说大陆众多三流名师所热爱推荐的《经济学人》,难度之大很多美国人也看不懂,另一种就是平易近人喜欢讲人话干人事的其他报纸,比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等。
在这么多的新闻媒体和文章中,最值得中国的学习者入门阅读而且难度最低的文章是
外国媒体对中国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分析。
因为这类文章报道的内容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题材我们都很熟悉,读起来就很有亲切感。比如说北京的房价,上海的教育体制等等,国外众多媒体都有报道。所以在阅读心理上就特别容易接受,即便有生词也不会觉得太难,哪怕是猜也能猜到这篇文章大致讲了什么。
经常阅读并学习这类文章除了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之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你能够学会如何用英语来描述中国,来表达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来向全世界讲述中国的风土人情。这一点可以说是非常实用。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国外的报刊也分成两类,一类叫做鸵鸟派,他们只会报道自己国家当地的新闻热点,对中国不闻不问,比如说,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这些报纸就是捂住耳朵闭上眼睛完全不在乎中国发生哪些事情。
另一类则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反动派,这类报纸以BBC,经济学人为首,专门有中国的版块,每一期都要长篇累读的报道中国的现状,而且用词用语经常充满批判和讽刺,甚至有的时候对中国充满偏见。当然这些报纸对于它们本国的政府也是经常批判和讽刺甚至充满偏见,所以大家看看就好。
反动派的报刊,文章内容难度就较低,中国学生心理接受度很高,特别适合用来安排阅读训练,提高英文能力。
?
那么具体有哪些英文报刊属于反动派,针对中国的内容特别多呢,下面奶爸就帮你盘点一些写作风格比较平易近人并且热衷报道中国的新闻媒体。
1,《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是公认的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刊物之一,因为中美合作中美竞争,已经成了全球外交逐力的主角,所以他们经常会报道中国的情况,用词也比较简单,文章很有看点,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它的文章主要是针对三个方面:
美国的对华政策
中国的对美政策
以及中美之间的外交和事务往来
所以有些文章会比较枯燥,缺少对中国本土一些精彩事件的报道和分析,对政治没兴趣的同学可能看不下去。
2,路透社
路透社不是一家报纸或者杂志,而是一家编辑社,它的编辑和记者们主要给全世界各大的报刊供稿,但是它本身是没有刊物的,只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sdz/1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