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兰周马计李昭辉
从市场监管的角度看,食品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的每一环节,都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如何有效监管?甘肃省大力推行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就致力于破解这一难题。
为政府监管提供有力抓手
食品从农田到餐桌,链条长、范围广,涵盖的品种复杂;索证难、追溯难、监管难的“三难”问题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考题,是市场监管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近年来,甘肃省市场监管部门着力改进传统监管手段和方式,积极构建科学的食品安全现代化监管体系,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及监管的一站式追溯信息平台,通过8年持续推进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促进了监管职能到位。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年1月,甘肃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甘肃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办法(试行)》。同年3月,建设了涵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消费3个环节的省级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食品生产经营者登录追溯系统,扫描、上传、录入索证索票和食品相关信息,建立进货和销货台账,实现“一家备案、全省共享”。各级食品监管部门可在授权范围内,进行现场和网上监督管理,对问题食品实施“快速锁定、精准打击”。通过搭建平台,实现了对食品经营主体、网格监管责任、食品质量信息和企业信用状况4项溯源,达到4个目标,即监控食品流向、锁定违法主体,明确监管职责、实施责任追溯,识别食品信息、清查违法食品,生成信用记录、惩戒失信行为。甘肃省政府每年都将食品安全追溯列入目标责任考核,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商场超市、批发市场、中型以上餐饮单位及学校食堂%应用电子追溯监管平台;其他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有条件的经营主体要60%纳入食品安全电子追溯平台。今年7月30日,《甘肃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进一步夯实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控制,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细胞。实现食品安全,必须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确保其承担起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才能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为更好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年5月,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出台《甘肃省食用植物油乳制品肉制品酒类生产企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政府引导、行业推动、引领示范、分级分批、严格标准、确保质量”的原则,扎实推进食用植物油、乳制品、肉制品、酒类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引导企业以食品标签标识为可追溯单元载体,以产品批号为切入点,结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sdz/13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