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郁和刘波是来自武汉的摄影师组合,
他们花了10年时间,用72张摆拍作品,
拍下了最“现实又魔幻”的武汉。《灶上一壶水惊动消防官兵》《美容院里探惊奇一边打砸一边“做头”》《吉林少女自称被骗来鄂跳窗逃出狼窝》他们从武汉当地报纸上选取真实新闻故事,
布场景、写脚本,
再找自己的同学、亲戚当演员,
将新闻现场重演出来,
一张照片要花上半个月来拍。从情节到角色,从场景到色调,
都带有魔幻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的意味——
卖氢气球却不幸被炸的老头、
欲跳桥轻生的少女、
在大街上热舞减压的保险业务员......他们的照片从不做后期,
你看着觉得是真的,又好像不是真的。
“摆拍”使他们的照片常被归类于“观念摄影”,
但这对搭档却认为,
“我们拍的就是最真实的中国的状态,
而这些小人物,因为小,所以真。”自述李郁、刘波编辑谭伊白注意到李郁和刘波的摄影作品,来自于一位湖北籍摄影师的推荐。他提到几年前看过一场展览,一张新闻图片下面配有一段新闻文字,却怎么看都觉得这些照片太奇妙了,不像新闻现场。而展览介绍被放在了最后,原来这是一组摆拍的“伪新闻”图片!左:刘波右:李郁李郁和刘波都是湖北人,两人曾在报社工作,现在在武汉的学校里当老师。因为疫情,他俩都还没能返工返学,于是我们与李郁、刘波隔着屏幕,做了场视频连线采访。这对搭档从年开始合作,一拍即合,10年来一起创作影像和装置艺术。作品在全国各地参展,也去到了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展览。观众看到照片时,用刘波的话说,“有一种魔幻又现实的感觉”。人物在画面里都像在梦中一般,但讲述的却又是真实事件。奇幻的现实远比想象要丰富得多。李郁说:“曾有人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我们希望为她换上不同的漂亮的裙子,来反观历史,看看进程中的中国。”以下是刘波和李郁的自述。《价医院护士捡到后物归原主》我和李郁都是湖北人,有一次经朋友介绍认识后,我俩就从年开始组成个小团体,做影像作品的创作。当时我在朋友那里获得了一本叫《纽约黑影》的书,那本书里面体现的是很多街头凶杀案的现场,我就想在武汉把它实施出来,拍我们武汉市在新闻上出现过的“社会与人性”。第一组作品叫做《狗年十三个月》。没有去限定我们的题材和类别,在报纸上看到了好玩的新闻,我们感兴趣的,就选出来拍。
“摆拍”新闻,却异常“真实”楚天都市报-05-14
《少女凌晨被人跟踪晨练老人宝剑退歹徒》
昨日凌晨5时许,在武昌胭脂路开服装店的杜小姐从朋友家出来,在回家路上遭到两名男子的跟踪和抢劫,危急时刻,突然出现四位晨练的白发老人,他们拔出健身宝剑将歹徒击退。
楚天都市报-06-05
《昙花压枝头》
昨天晚上,住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家属院的曾女士家中,十四朵昙花竞相开放,硕大的花朵挂满枝头,溢满芳香。曾女士说,花儿一般都是晚7时许开放,至晚11时许开至碗口大,然后慢慢合拢。《重庆僧人千里步行苦修只为朝拜武汉归元寺》很多朋友说他们最喜欢这一张,那个新闻讲的是一个重庆的和尚,他是一个苦行僧,他步行了很长时间,要走到武汉的一个很有名的寺庙归元寺来朝拜,不小心就走到了一条高速公路上面,有一个警察发现了他把他带下了高速。我们也去找了一个高速公路,那天高速公路还没通车,我们自己把栏杆搬开,把车开上去。演员也是我们的一位朋友,有意思的是他当时去和寺庙里的大师聊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来演我们这个作品。每张照片我们都尽可能去接近每一个角色。这个和尚在第三张里面也出现过了,你看桥头的左下方,栏杆的后面有他,他终于走到武汉了。作品之间都有关联的,也是我们埋下的伏笔。《被人追赶纵身跳下洞穿楼顶吓坏众人》我们一张照片得花费很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比如这张照片,找场地就花了三个月。找到之后,要跟当地的物业协商,然后再全部自己装修,吊顶,这样去拍出来的。所以你能在照片里看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设计,都是摆拍,当然了,也会有路人不小心闯入我们的镜头。当时我俩都是老师,收入都很普通。在拍摄过程中,也都是能省一点是一点。所以在画面里很多出现的都是我们的朋友,有搞乐队的,有我们的学生,有家人朋友,看谁符合这个角色就叫他来拍,有些朋友在好几张照片里都出现了。受害者与施害者的转换我们在拍《狗年十三个月》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构思下一个系列了。当时我们发现在看新闻的过程中,有一个词频繁地出现,那就是“受害者”。于是第二组照片,我们把范围缩小了,集中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jj/1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