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媒体把读者惯得ldquo偏

发布时间:2021-5-31 18:46:15   点击数:

文丨石抱璞来源丨人民日报海外版

最近一段时间,从《主编死了:没有主编才是新媒体》在媒体人中的流行,到对于腾讯网总编辑“报纸将死,多数媒体人将在到年下岗”这一言论的公共讨论,纸媒何去何从,牵引着无数传统媒体人的心思。

这一焦点话题甚至被搬到了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媒体会面对怎样的存亡问题”成为今年论坛讨论主题之一,国内外几位知名媒体人就此坐而论道,各抒己见。

面对受众“想要”与“需要”之间的错位现象,媒体人应该如何提供更为优质、公允的产品?尤其是对于从业于纸媒业态的传统媒体人而言,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新媒体的发展?

1、新媒体把读者惯得“偏食”了

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为受众带来了更为便捷的资讯阅读体验,他们再也不必像读纸媒时那样受限于“漫长”的生产周期。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新信息中介面向用户提供接口和平台,从而控制媒体的内容和流向。以腾讯网总编辑近日言论为样本,很多人记住了他说的“多数媒体人将在到年下岗”这句话,因为这就是很多新闻推送的标题;但很多人未必注意到的是,其实他作出了十个论断,其中不乏对纸媒的充分认可。

然而,很多人“理所应当”地忽略了除了标题之外的其余内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一,受限于推送的篇幅,文章更为全面的样貌并未在推送的条幅框中出现;其二,日益频繁的推送开始“绑架”受众的自由,更多的人开始选择看了标题完事儿。

从更为审慎的视角来看,这里便存在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所说的“谁来监督新信息中介对信息的全面、公正的提供”的问题。由于受众“想要”看到的是劲爆的消息,于是面向受众统一推送信息的新闻客户端开始越来越重视受众的口味,为内容产品冠以更加“吸引眼球”的标题,便产生了忽略所推送内容全貌的趋势。

更有甚者,诸如“今日头条”等类新闻客户端,“聪明地分析你的兴趣爱好,自动为你推荐喜欢的内容,并且越来越懂你”——它们越来越有倾向性地进行资讯推送,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受众所接受信息的“窄化”。

资讯恰如餐饮,人们缺之不可,偏食却并不可取。由是观之,现在的新媒体显然已经把读者惯“坏”了。

2、传统媒体、新媒体应取长补短

传统媒体不同于惯着读者口味推送新闻的新媒体,纸媒的各个版面构筑起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这也恰恰是受众“需要”的。

不单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传统媒体在促进形成社会共识、促进深入阅读等方面,都是新媒体所不能及的。这恰恰为媒体融合提供了一个思路:传统媒体人,可以贡献智慧于新媒体,以便更好地平衡受众“想要”和受众“需要”;新媒体人,可以将“报道内容定制化”“报道数据可视化”的习得带到传统媒体中来。

数据显示,报纸的阅读率从近年来的日渐走低开始出现“触底反弹”的态势。年4月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国民报纸阅读率为55.1%,较年的52.7%上升了2.4个百分点;同期人均每天读报时间为18.8分钟,也比年的15.5分钟增加了3.3分钟。

虽然报纸的阅读率在近2年出现了回升,但受限于市场风向以及资金等多方面的因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依然认为,传统媒体的停刊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面对这种情况,许多传统媒体人坏了心态、乱了阵脚,摈弃了职业操守,杜撰、抄袭等现象出现的频率有所上升。

近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lm/13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