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线上沙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粤

发布时间:2021-6-16 18:35:40   点击数:

广州、深圳、香港和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四个重要城市,也是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的重心城市。近年来,众多智能网联汽车的创业公司聚集于此,当地政府也给予企业发展诸多支持和帮助,还在政策方面提供了更多追求创新的可能。

11月6日晚,《中国汽车报》与广州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中心联合推出的“智能网联汽车精品课”第三期线上沙龙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为主题,邀请了产业联盟、创新企业和高校的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和互动,为我们解读广、深、港、惠四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四地智能网联汽车的协同发展。

主持人:

胡静,国家智能汽车零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智能网联汽车首席专家、博士、高级工程师

特邀嘉宾:

谢振东,粤港澳大湾区自动驾驶产业联盟理事长,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大数据总监、广州羊城通董事长/总经理、广州智慧公共交通联合创新研究院院长,国家科技部首批13名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咨询专家委员,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罗跃辉,深圳市奥途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主任,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在读),历经研发、市场、管理、并购、政府关系等多岗位锻炼。他在通信能源、太阳能、无线充电、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有丰富经验。

陈俊峰,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负责公司战略管理、新产业发展及政府关系,拥有丰富的汽车智能网联产品规划、产品管理、市场营销经验。

刘明,香港科技大学智能驾驶中心主任,机器人与自主系统领域署理主任,机器人与多感知实验室主任。IEEEIROS杰出青年奖。无人车全球技术领导企业一清创新董事长。

主持人:从去年开始,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测试就已经进入了示范运营阶段,L1和L2的产品已经实现了大规模量产,但不管是测试也好,道路运营也好,智能网联汽车目前都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例如广州的测试牌照在其他城市就无法使用。年,《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正式签署,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及新兴力量,大湾区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协同发展方面将大有可为。请4位专家先分别介绍下广州、深圳、香港和惠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各个城市所具备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谢振东:我从五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首先广州有较好的汽车产业基础,年,广州市规模以上的汽车制造业总值已经达到了亿元,产量接近万辆。除了传统整车企业以外,广州还集聚了很多自动驾驶的研发公司和初创公司;其次,产业相关的创新力正在不断增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都在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第三,跨界融合不断加速,例如广汽集团与通信公司、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等都达成了合作协议,展开积极布局;第四,广州正在不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公共检测平台,重点打造以整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为核心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第五,示范应用不断推进,我们专门成立了车联网先导区的领导小组,也率先开展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工作。例如文远知行进行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示范,已经累计行驶多万公里,每车一天能接到近20单。

至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首先是智能汽车与电子信息产业一体化发展还缺乏统筹规划,且广州的汽车电子基础相对薄弱,例如车载智能终端和车载雷达系统等;第二,智能汽车产业的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华南地区的封闭测试场地仍然不足;第三,现有法律法规有待突破。例如无人驾驶出租车、高速公路开展自动驾驶技术测试都还存在许多阻碍。

陈俊峰:惠州在电子信息产业的硬件研发和制造方面拥有优势,这也是我们重点打造的竞争力所在,但相应的弱势就在于底层的开发和软件算法等不足,尤其是在这一类高端人才的吸引上竞争力相对广深弱一些。

这些年,惠州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已经在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产业以及显示技术等方面的市场竞争力。毕竟电子产品最终还是属于零部件,需要下游客户来承载。这也是我们与广州和深圳互补的初衷和原因之一。

罗跃辉:其实深圳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聚集程度,应该能算是国内最高的城市之一,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仅聚集了大量的整车、零部件和相关企业,道路测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最近深圳市领导还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lm/13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