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香精茶,低温泡快速出汤。这些科技与狠活你们遇见了吗?
说到茶就离不开一些泡茶技艺及一些泡茶器具,泡茶技艺可以提高我们的泡茶效果及感官包括味觉感受这些。那么泡茶器具就能提高茶汤的品质及感受,这个里面包括器具的利茶性及实用性。
进入正题:和茶友们喝茶聊天的时候我们无意中聊到这个关于低温泡茶及快速出汤的问题,在往期视频里面我也有介绍,平时刷视频也经常有刷到这些视频。就是介绍说某某茶需要低温泡并且快速出汤,还有个顺口溜:绿茶闷着泡新爽喝不到。包括一些青茶系里面的闽北乌龙岩茶也是这样,还有红茶同样如此要求我们去用低温泡并且快速出汤。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我记得上海复旦大学茶叶研究所及国家茶叶研究院给出的茶叶冲泡标准是六大茶系必须要经得起度的开水冲泡并且还需要坐杯两分钟以上三分钟一下,这是鉴定茶叶的标准。那么一些茶商及半桶水的茶艺师和评茶师给出的说法是某些茶85度冲泡5到8秒出汤,三泡以后15秒到30秒出汤。这样泡出来的茶试问敢喝吗?
茶圈里面有句术语: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一些传统工艺生产的茶我们可以泡个十来回,尤其是以传统工艺生产的青茶系里面的闽南乌龙茶铁观音更是以七泡有余香而名满天下。那么一些老白茶我们在冲泡六七次以后滋味变淡了可以在接着煮一下,包括黑茶也是这样,比如雅安黑茶及安化黑茶。
那么一些茶商及别有用心的人让我们低温冲泡及快速出汤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或者是说出于什么目的?答案只有一个,他所销售的那茶工艺不好,甚至是可以说是色素香精茶。前面我说了,国家茶叶研究院及上海复旦大学茶叶研究所给出的茶叶冲泡鉴定标准度及坐杯两分钟以上三分钟以下,那如果经不起这个温度及时间的检验那只能说明你茶叶不行。
当然有些人及茶商会反驳说:我们喝茶要的是好喝而不是找茶叶的缺点及放大茶叶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的缺陷,那么能说出这话的商家不在少数。我们可以用正常的思维逻辑去分析一下想象一下,正常的茶叶我们去冲泡的时候让茶叶里面的茶多酚及果酸融化于水里要多久?我想几秒钟肯定是不行的,最少一分钟以上,并且是度的开水。那么如果是低温85度的水去冲泡某种茶并且5到8秒就要出汤的茶能融化正常茶叶里面的茶多酚及果酸吗?
如果是传统工艺生产的茶叶显然是不可能在85度的水温及5到8秒的时间里就能融化茶叶里面的茶多酚及果酸成分,什么茶能这样泡?显然也只有一种答案,那就是茶的工艺不对,也就是前面我说的色素香精茶。而这些色素香精茶我们如果用度的高温去冲泡并且坐杯两分钟以后了在冲泡的时候就泡不出来了,两泡三泡以后基本泡不出茶味了,好一点的还能看见点茶的颜色但已经没有茶味,这就是色素香精茶不耐泡的原因。
色素香精茶别说泡七八道了,两三泡都难,要是头泡久了后面基本泡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茶商提倡让低温泡及快速出汤的真正原因,没别的,就一条,茶的工艺不对劲。(先申明我不是卖茶的,但我是一个卖紫砂茶具的手艺人,同时我也是一个工艺美术和茶艺师)
那么如果我们根据国家标准来泡茶,就是说用度的开水去冲泡并且坐杯两分钟以上相对来说有些茶就比较浓了,那么口味偏淡的人就喝不了或者是不喜欢喝。但记住,只有浓淡之分没有苦涩之说。并且茶也是喝茶本味即酸甜苦辣咸,要的就是那个味。喝了让人精神抖擞并且汗毛林立的感觉,如果喝了感觉没有那就不是茶还不如喝水呢。
“茶”喝酸甜苦辣咸,观其色,品其味,闻其香,此三缺一不可。观的是世间百态,品的是岁月的痕迹,闻的是历史文化的沉淀。这也是茶禅一味的真谛,即:感悟,顿悟,觉悟,以茶入道此为茶禅一味也。
好了,最后一句。如果一款茶经不起度的高温去冲泡它坦白说那样的茶我不敢喝,那样的茶我喝了怕跑肚。必须要经过度的开水去冲泡杀毒消菌,这也是为什么国家标准要求度去冲泡的原因之一,因为什么?因为杀毒消菌。尤其某发酵神茶。。。
以上文字全部手打,如有错别字请谅解。生活不易,不喜请划过屏蔽,勿逞口舌之快。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mt/1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