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报纸读懂中国南门读报小组第二十期

发布时间:2021-4-6 17:41:10   点击数:
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88012.html

“通过报纸读懂中国”

南门读报小组第二十期纪要

阅读材料:《人民日报》年8月1日-31日

参会时间:年9月27日

参会人员:张鑫智、孟照雍、白晨雨、周雨飞、孙薇、张珂珍、潘柳言、刘纯懿、石贤奎、张毓祺、马晓龙、苏琦、王刚、陈昱坤、张慧瑜

主持:张慧瑜

纪要:陈昱坤

年9月27日下午,南门读报会迎来了本学期的第一次讨论,本次读报会也是今年受疫情影响以来的首次读报会。今年加入了许多研一的新同学,在读报开始前首先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慧瑜简要介绍了读报会的由来——南门读报会由一些青年老师、硕士和博士发起,以“通过报纸读懂中国”为要旨,通过对20世纪40年代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细读来对20世纪中国的历史与社会展开深入探究和讨论。从年下学期开始,迄今已经进行了三个学期,虽然在疫情期间被迫中断,但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学术沉淀的契机,可以把读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此次读报活动通过腾讯网络会议进行。张慧瑜结合自己对根据地的研究做了一个巧妙的类比:举行会议的腾讯会议室也是一个小小的根据地,它与40年代的根据地形成了有趣的参照,这种虚拟化的数字形态,在流动的去空间化与再空间化状态中切换,实际上根据地时期的文化、社会实践都是这样的状态,它无法建立稳固的政权,是一种弱者的游击战,再空间化其实是在非实体化的空间中建立一种新的空间秩序,就如同虚拟会议室,是临时的、机动的。这能帮助我们理解空间政治与互联网虚拟空间之间的辩证关系,今天的互联网越来越实体化、主权化,与其诞生之初的流动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灵活的、随意开启的虚拟会议室也可能终将面临各种管控。

读报活动首先由三位此前参加过南门读报会的老成员向新朋友介绍读报经验。19级新闻与传播硕士张鑫智的方法是,先略读一遍,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她自身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yx/13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