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中山年GDP增长15

发布时间:2021-7-19 9:37:11   点击数:
北京好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03/8810613.html

是这周的报道主题,相信很多朋友更关心轨道建设。

而上周的主题是,这次读上周的报纸。

中山从第一季度的-13.1%到正1.5%,加速度14.6%居全省第一。

那些以前通过GDP数据“指点”中山的,会不会对这个增速来一段赞歌?

《中山日报》上周有评论文章已对这份数据进行了赞许,值得细读,因为列举了一些数据,我们过去都没留意:

(摘录)

年,虽然遭遇新冠疫情与国际贸易博弈等多重因素叠加冲击,但中山始终不慌不乱、不折不挠,不仅全年GDP增速扭负为正、打出漂亮的V型反转,而且增速在全省的排位大幅跃升。

连续多年的经济滑坡,让身为昔日“小虎”的中山虎威不再、虎势渐失。

  

经济问题,又是各类问题的总集成,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方面,城市发展退无可退,必须穷尽办法全力扭转;另一方面,历史问题集中暴发,消耗了大量资源和精力,许多工作举步维艰。

  

面对各方的关切忧虑,欲说还休;面对别有用心的炒作,欲辩无言。千言万语一句话,“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难上难。”

多年来,中山囿于“顺境之困”,习惯了在江河里洗澡,没能到大海中游泳。

年,我市房地产投资超过工业投资,成为固定资产投资主力,并由此一路攀升,到年一季度占比高达70.8%;同期,工业投资比重从35%下降到15.9%,年开始连续3年负增长。工业失速,让城市“虚胖”的体质日益臃肿、不堪重负。

年,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实现十年来10亿级项目零的突破。基础设施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全省公路水路投资的八分之一,超过整个“十二五”的投资总量。

至去年底,全市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19.6%,房地产投资比重下降到40.6%。这意味着,“一锤子买卖”少了,“下蛋的母鸡”多了。

眺望前路,我们多年慢进落下的差距还须清醒认知,转型升级的阵痛尚有待时日化解,赶超跨越的征程唯有以脚步丈量,重振虎威的梦想还要靠实干诠释。可以坚信的是,已经站了起来,就不会再倒下去——纵有千峰万壑、千难万险,我们都将团结一致、开拓前行,以闯、创、干的不灭意志,托举起一个愈战愈强的中山!

当然,并没有自满,也还没有自满的资格。上周同样刊登另一篇评论,写到:

但不可否认,当前,我们依然困难重重,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不稳、不实、不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部分经济指标不容乐观、民生领域历史欠账较多、主动干事氛围尚未全面形成……直面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解决,沉下心来补短板、锻长板、打基础、增动能,坚决打好打赢前进道路上的每一场硬仗。

上周对经济数据有较详细的分析,我留意到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的数据。

分行业看,行业正增长面不断扩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33个行业中,增加值实现正增长的行业有19个,增长面为57.6%。

  

现代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优势传统、装备制造业及工作母机等行业连续四个月单月正增长。工作母机、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全年累计增加值增速正增长,且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分别增长43.2%、9.7%及6.7%。

  

工业利润增长迅速。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8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68.4个百分点。

  

制造兴,则中山兴。中山在答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道“必答题”上,工业发展取得的亮眼数据十分提振士气。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97亿元,同比增长21.5%,达到年以来最高水平,较上年增速大幅提高4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速超过50%,支撑并且拉动经济实现增长。

全年全市社消零总量为.2亿元,同比下降13.0%,比前三季度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

全市进出口总额.2亿元,同比下降7.4%,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5.0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额.9亿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2.0%,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

固定投资力度足够大,我们每天行走在中山的路上时,都能感受到。

社会消费不给力,所以今年会在这方面去做较多的工作提振消费。

出口数据还好,之前提及过,小家电的出口特别旺。

眼前成绩的取得,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但又离不开一个人。我想,多年后,再回顾年那一句“重振虎威”,中山人民会永远记得、由衷感激。

成绩代表过去,该总结的要总结。

年第2个月了,上周很多会议已提到了新的发展。

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

将“深圳孵化+中山智造”打造成为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典范和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标杆。

“链长制”这个提法已有一两个月,大概这就是制度优势。通过高级别领导牵头某一个产业链,对发展有利。

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山提出的明确要求,主动对接珠江东岸,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坚定不移走制造业强市之路,全面拥抱、对接、融入广州、深圳,广深当“前店”,我们当“后厂”,通过做好产业链协同配套,搭上“双城联动”高质量发展快车。

上周省两会,我们普通人也要学习两会精神。

中山不是没产业,是有较多产业协同发展,或许这一两年过去,看看哪个产业最能代表中山?或者又培育出来什么新兴支柱产业?

其中有些百亿产业集群,我们很少了解,不知道他们原来在中山发展迅猛。比如上周提到的“脚轮产业”。

据中山市脚轮行业协会介绍,中山市脚轮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发展成我市又一百亿级的产业集群。过去5年,以脚轮为代表的传动产业飞速发展,年均保持15%的增长速度。目前中山已形成以小榄为中心,覆盖周边东升、东凤、横栏等镇的中国脚轮产业集聚区,生产企业数量由约家增至约家,规上企业超12家,拥有年产值超1亿元的企业6家,其中超3亿元的3家。脚轮产业链涵盖设计研发、模具、原材料采购、智能制造、供应链配套、国内外营销、物流运输等主要板块。

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年中山市脚轮行业协会牵头起草了《脚轮刹车疲劳性测试技术规范》《脚轮行走测试技术规范》《脚轮盐雾测试技术规范》3项团体标准,这是全国首创有关脚轮行业的团体标准,已达到技术参数与欧美标准持平、检测方法与欧洲标准一致的水平,其中《脚轮盐雾测试技术规范》更是填补了国内标准的空白。

据了解,小榄镇正规划智能脚轮产业园,助推企业智能化发展。产业园主要以智能工厂为核心,重点向标准化、智能化发展,塑造“买脚轮,到小榄”的品牌效应。

开了眼界。

上周报纸还提到“中山装”这个服饰产业。中山装提及多年,貌似一直不温不火。

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创制并推行的一款中式礼服,以封闭式立翻领、四个贴袋、倒“山”字型笔架盖、前襟五粒扣、袖口三粒扣为基本特征而演变的服装,又名中山服。为弘扬中山装文化,早在年位于我市的中山装文化馆正式开馆。中山装文化馆面积超平方米,采用中西合璧的风格、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面积用来展示中山装的变迁和文化。

以下几则与房地产有联系。

中山某开发商在年至年期间开发了火炬开发区一楼盘商品房(含商铺、车位)项目,一期为套,二期为78套。销售后该小区一期商品房还有户未办理不动产权证;二期的78套商品房销售后,由于开发商擅自改动规划,导致未能通过规划验收及综合验收,均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

而开发商因债务问题停业已久,员工也已纷纷离职,实际经营人放任不管。已经销售的商品房虽已交付,业主们亦实际使用多年,但因一直未能办理不动产权证,被困扰了十余年之久。

报道主要阐述法院如何通过各种方式解决掉“不能办证”的问题。

我想,很多问题楼盘都不禁要问,怎样才可以得到报道中提到的关键法院帮助?怎样才能让法院如此尽力去协调帮忙?!

以下这则,是华侨城的建设内容。

中山华侨城城市展厅率先落成,揭开了华侨城中山欢乐海岸文旅项目神秘的面纱。根据规划,“大客厅”提供的是从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到老年群体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文旅体验。“中山欢乐海岸”项目总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缤纷曲水湾商业街、时尚综合体、度假酒店、科技乐园、创意文化园、乐活居住区、生态湿地公园等不同功能的业态板块。

城市展厅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售楼部吧,报道也提到年项目建成,到时可以去玩。

上周报纸还有一则物业管理招标公告,是板芙的山水印象项目,板芙年没有新项目,这次有了一个。下面有项目的建设内容,20多万方的项目,规模还可以。

朋友圈显示该项目上两周开售时售楼部的人气挺旺。

我过几周再看看网签数据。

山水印象花园前期物业管理招标公告

四、招标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总建筑面积.2平方米(计容面积.1平方米,不计容面积.1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84平方米,商业面积.19平方米,住宅面积(抵公建配套).79平方米,商铺面积(抵公建配套).23平方米,物业管理用房(含业主委员会用房)平方米,垃圾收容间80平方米,消防控制室45.8平方米,地下车库面积.44平方米,架空层面积.42平方米,其它面积.49平方米。

随着道路建成通车,渡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自年开始,黄圃镇已有5个渡口陆续关闭。目前,黄圃镇尚在“乘风破浪”运营的渡口还剩兆丰村大滘渡口和横档村中浪渡口。

广中江高速开通后,有朋友去实际体验过吗?

欢迎留言区交流

注:本文引用内容来源《中山日报》,致谢。

---END---

房哥ZS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yx/13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