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文章来源:访问次数:7
“从孔子的儒家文化中,我们可以学习他的信仰,获得快乐人生。”上周一下午,西直街社区教室座无虚席,一堂题为“释放《论语》信仰力量活出积极乐观人生”的党课正在此进行。现场来了00多位党员,年纪最大的已有95岁高龄。他们与主讲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圣贤文化育建幸福家庭”工作室领衔人许西惠积极互动,气氛热烈。
事实上,许西惠还有另一重身份——常州机电学院民建支部主委。“不论是党员还是党外人士,我们都应该坚定自己的信仰。”课上,她也分享着自己关于“信仰”的体悟。
在常州机电学院,“圣贤文化育建幸福家庭”工作室是一块“金字招牌”。自年成立以来,工作室不断集聚学校和地方社会统战资源,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教学讲学团队。8名团队成员来自政府、学校、企业、社区,由党员、民主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共同组成,致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师生、社区群众、企事业单位员工坚定文化自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据统计,工作室现已开发课程5门,开展省市级各类课题研究8项,建设家风家训推广指导中心个,政、社、校共建书院2个,成立教育联盟3个、学习共同体5个、社区教育基地7个,开展课程讲座余场,覆盖常州市00多个乡镇、社区、企业、学校,受众逾万人。年以来,工作室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社会教育名师工作室”“江苏省首批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
每周,工作室领衔人许西惠都要在学校、企业、社区等地来回奔波,在老师、主讲人、自媒体人等身份间切换自如。在学校,像她这样热心肠的民主党派、党外人士还有很多,大家拧成一股绳,积极借助各方资源,共同为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社会事业发展发挥才智。
今年疫情期间,该校民建支部成员、电气工程学院莫莉萍老师,先后对春节文化的道德教育作用和疫情期间教师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作了国情社情考察调研,并提出了7条建议。
“在工作中,莫老师总是冲在前面。”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娟芳如是评价。今年的江苏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备赛的3个月里,莫莉萍带着两位年轻老师,每天从清晨一直忙到次日凌晨。“在学校组织的同心沙龙上,我们的盟友经常说,我们作为民主党派,有责任、有义务为大局做出自己的贡献。”莫莉萍说。
莫莉萍口中的“同心沙龙”,是常州机电学院一年一度的党外知识分子同心沙龙活动。沙龙上,大家各抒己见,思想碰撞,频出“金点子”。据该校统战部部长刘贤锋介绍,除了同心沙龙,学校还搭建建言献策、项目管理平台,鼓励党外人士贡献力量,共绘“同心圆”。
“我校统战部围绕‘凝聚人心、发挥才智、服务发展’理念,每年定期开展一次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一次国情社情考察调研等‘八个一’系列活动,促进大家对同心同向的认知。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在教代会、学术委员会以及教学委员会等组织中均占一定的比例,参与学院有关管理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审议和评议。”刘贤锋说。近年来,常州市人大代表、民盟常州机电支部主委朱葛俊向市人大提出多项建议,党外人士向学院教代会提出议案20余项。
此外,学院还创新性实践“党委出题、党派调研,重点攻关”的工作机制,根据学院中心工作、改革发展中的难点或教职工关心的热点,列出若干项目,通过课题立项、项目管理的方式,交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各党外人士主动参与,不断提高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效率、质量和水平。据悉,这在常州高校统战工作中尚属首例。今年,该校党外代表人士已完成校内专题调研、省市级课题、国际合作与交流重要攻关项目62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dw/1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