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康奈尔笔记法(CornellNote)由康奈尔大学的WalterPauk博士发明。这种记笔记方法广泛运用于上课、读书、复习、记忆、会议记录等地方。笔记分为三部分,由笔记内容(notes)、提示栏(keywords)和概要区(summary)组成。它能让你的笔记系统化,让你不知不觉参与到知识的创造中去。本次创新课通过阅读文章MagicalTrees(《神奇的猴面包树》),尝试了如何在报刊阅读中记录康奈尔笔记。
关键词:阅读;康奈尔笔记法;批判性思维;评估;合作学习
(一)教学过程
首先,我复习了阅读的三个过程,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接着,通过播放介绍康奈尔笔记的视频,让学生对康奈尔笔记有初步的了解。
在阅读文章时,由我阅读文章内容,并通过个别单词中文释义、图片和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之后,选择基础教好的同学进行文章大意翻译。第一段落由我分析段落重要内容并在黑板上记录康奈尔笔记,学生抄写。
阅读文章的第二段落时,在学生翻译文章大意后,进行小组讨论决定该段落中的重要内容并记录康纳尔笔记。我进行提问,并把学生的笔记写到黑板上。第三段落重复该过程。第四段落不进行小组讨论,由学生自行记录康奈尔笔记。
在写文章概要时,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写摘要,他们可以自行选择用中文或者英文进行总结,我各选择了一名学生进行分享。从现场情况来看,中英文摘要基本涵盖了文章大意。
完成康奈尔笔记后,小组位置互换并进行小组讨论,选择出别组中最好的康奈尔笔记,由我进行拍照上传,投影到屏幕上并问学生选择理由。最后,我提问了学生康奈尔笔记的优势,并进行了课堂总结。作业为阅读报刊文章SpiritGoesOn并记录康奈尔笔记。
(二)设计思路
本次的教学的目标在于学习康纳尔笔记,而非阅读报刊文章。因此,我通过多种方式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减少阅读障碍。如果在短短四十分钟内,学生既要阅读文章,又要学习全新的笔记法,很有可能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课堂作业)
同样,我先记录第一段落的康奈尔笔记,由学生进行摘抄,接下来的两个段落由学生先小组讨论再进行记录,也是为了减少学生在第四段落学生自行记录康奈尔笔记时的障碍。
进行总结时,我先让学生自行总结康奈尔笔记的优势,这涉及到了元认知,即关于认知的认知。学生总结出来的优势包括:内容更加清晰、方便复习和重点更加突出等。
(学生课后作业)
此外,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时,往往容易被个别生词影响阅读。通过寻找重要信息,这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由个别单词转移到整体上来。
(三)4C技能和布鲁姆分类学
康奈尔笔记法同传统的阅读教学并不矛盾。在传统的课堂中,阅读任务多为单项选择、填空和匹配等。完成这些任务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和重要细节。康奈尔笔记的区别在于将这一过程由老师告诉学生哪些信息重要变成了学生自行寻找重要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进行抉择: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信息不重要。这便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thinking)。
同时,在刚开始学习康奈尔笔记时通过小组讨论寻找重要信息,既能降低学习难度,又能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jj/1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