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I锐评RCEP签署带来的契机

发布时间:2021-3-15 15:27:53   点击数:
11月15日,区域全球经济货币关系协定(RCEP)历时8年终于顺利签署,这标志着全球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RCEP于年由东盟十国发起,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共计15个国家共同组成,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的区域内市场。RCEP成员国的人口、经济总量以及区域内贸易占全球贸易量的30%左右。RCEP的签署为全球贸易带来了何种影响?其是否能够推动人民币成为贸易结算货币?其具有哪些意义呢?就上述问题,本文特将部分业内专家和IMI成员的观点整理如下。以下为文章全文:

1

RCEP的签署为全球贸易带来的何种影响?

IMI学术委员,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博士认为RCEP将积极推动全球贸易多元化。总体来看,RCEP整合了东盟与中日韩澳新多个“10+1”自贸协定以及中、日、韩、澳、新西兰5国之间已有的多对自贸伙伴关系。服务贸易和投资总体开放水平显著高于原有“10+1”自贸协定,还纳入了高水平的智慧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等现代化议题。因此,RCEP能够有效地推动要素资源跨国配置实现货物、服务、资金、人流等跨境流动,应对疫情带来的全球贸易下行压力。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IMF)等机构预测今年全球贸易下降11%到13.4%,《全球贸易展望》预测全年国际贸易下降13%至32%。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今年全球直接投资(FDI)下降30%到40%,年再下跌5%到10%。RCEP将在区域内进行比较优势分工和资源分配,有助于提升福利的全球性改善。与此同时,RCEP能够促进多边贸易。RCEP形成稳定的区域经贸合作关系,可以提升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并积极探索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体来看,RCEP的成员国之间发展不平衡,中、日等经济体量巨大,文莱、柬埔寨等相对经济规模有限,日韩、澳新、文莱等人均生产总值超过美元以上,柬埔寨、缅甸等国家则有较大差距。RCEP充分考虑了成员国经济的差异性,求同存异,各成员之间关税减让至零关税,十年内降至零关税的承诺为主,给予不同经济体一定的缓冲时间和税率空间。RCEP将进一步提升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度,给连续疲软的实体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RCEP各成员经济体之间具有扎实的贸易基础,东盟进出口总额中半数以上来源于RCEP国家,其对RCEP国家的进口额亦不断上升。RCEP中对外依存度高的国家将积极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开放市场,提振区域投资增长。香港作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长期与RCEP成员保持密切的经济贸易和投资联系。香港作为全球领先金融中心,在资本联通、银行服务等领域,与RCEP成员加强合作,推动区域金融市场融合,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教授张建平认为RCEP各成员之间关税减让以立即降至零关税、十年内降至零关税的承诺为主,使RCEP自贸区有望在较短时间兑现所有货物贸易自由化承诺、与此同时,RECP会使得区域内供应链将更加紧密、会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和产业的规模效应,他认为基于RCEP的规则,RCEP未来会发展成为世界上最综合、最完善、最打法的供应链体系。张建平指出RCEP协定中的“原产地规则”是非常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lm/12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