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起源

发布时间:2021-4-3 17:10:51   点击数:

全球个国家已建立官员财产申报系统

遏制政府官员贪污腐败行为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美国在年开始全面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国会通过并由总统签署制定了《政府伦理法》(EthicsinGovernmentAct),建立了政府道德办公室(OfficeofGovernmentEthics),是反腐败的一个重要进展。后来在年将该法案加以修订,即《政府伦理改革法》(EthicsReformAct),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使得行为不端的政府官员通过腐败获利的难度提高了很多,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大大提高了腐败的机会成本。

美国的联邦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如果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所有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权力部门相当于行政15级以上的官员,都需要申报本人、配偶与其抚养的子女所拥有的全部财产,包括劳务所得和投资收益、买卖所获、礼金礼品、赔付和债务等。

美国政府伦理办公室

美国并不是平白无故建立这个制度的。在美国历史上以权谋私的情况曾经相当严重,有的地方官员腐败甚至成为公开的秘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操控纽约选举和权力的坦幕尼协会(TammanyHall)就是一个例子。对政府官员腐败行为加以约束,制定反腐法规,几乎都是因为这种行径激起公愤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

年的政府伦理法就是因为公众对政府运作缺乏透明度极为不满而出台的。在那之前不久,一个总统为了竞选连任,居然可以利用职权打压政治对手和反对派人士,在水门事件中包庇纵容部下的严重违法行径,甚至强迫司法部解聘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官,导致该部正副部长先后辞职。

不仅联邦政府行政部门的公信力面临危机,作为立法机关的国会也同样面临公众的质疑。国会手握决定联邦公务员工资的大权,在经济衰退的年代多次给自己涨工资。以至于人们认为,要不是国会通过法案时是记名投票,政府伦理法恐怕很难在参众两院过关。

在年以前,美国联邦政府也曾多次通过议会立法、由总统颁布行政命令等方式,对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加以限制。早期的反腐焦点在于防止选举舞弊,包括以各种不正当方式筹集竞选经费。年国会通过的海军经费拨款法案里,加入了禁止海军军官和政府员工向造船厂工人为选举募捐的条款,是为美国反腐的第一次立法。年将此禁令扩展到不得向任何政府文职雇员募捐。

到年代,国会先后立法,规定众议员和参议员候选人必须公开他们的竞选经费来源,并且规定了上限。但是由于核查与惩戒机制的缺失,使得这些法律形同虚设。到年,国会制定了反腐败法(CorruptPracticesAct),全面修订对竞选经费设限和要求公布来源的法律,直到年都以此为反腐的最主要手段。但是因为没有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违反该法律的举报与审理大权完全掌握在国会手里,难以避免官官相护的弊病,所以对违法现象视而不见乃是家常便饭。

其间在年,曾经做过众议员的詹宁斯(W.PatJennings)担任了众议院的书记官,他是第一个根据年反腐败法赋予的权责,搜集竞选经费报表并举报违规的书记官,但是司法部却对他的努力置之不理。对以竞选经费为重点的反腐败努力,到年制定联邦竞选法(FederalElectionCampaignAct),才算有了一个比较有效的工具。

年的政府伦理法之前,还有一次重要反腐败的行动,即年约翰逊总统颁布的号总统行政命令,它规定了行政部门的联邦雇员需要遵守的廉政守则。所以说,以美国的经验,打击腐败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整套具有执行力的法律制度。

发布官员财产收入申报公开制度后,美国官场已干净不少,尽管离根除腐败还有相当距离。民众和官员对这套制度也已经习以为常。谁想当官,就要把自己和家庭成员的收入申报清楚。当官到了一定级别,其申报材料还要全国、全世界公开,除非官员的工作性质需要保密。目前来看,民众盯着官员的势头还在加强。不仅官员要申报,给官员送礼的某些行为也需送礼者上报。通过管控可能引起腐败的各种源头,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一样,积累了不少防腐廉政的经验教训。

财产讲不清别想赢选举

  美国高官财产是美国选民早就   林肯直面广大选民,作了一个堪称经典的“公示”:“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个妻子和三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间办公室,室内有办公桌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场上在一片沉静之后,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美国,财产讲不清楚,赢不了选举,当不了大官。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出身于小店主家庭,童年时是不折不扣帮父母打工的寒门子弟。他竞选副总统时,要不是在财产公示问题上展示了足够的智慧,早就遭遇了“滑铁卢”。

  艾森豪威尔年竞选总统时,挑了时任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的尼克松为副总统候选人。这一年尼克松年仅39岁,当时,纽约一家报纸通栏曝料,说是有一批富人为尼克松设了个秘密基金,让他维持远超其收入的生活方式。这对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都不是好消息,艾森豪威尔的竞选班子都劝尼克松退出。

  尼克松不甘心就此放弃政治前途,决心孤注一掷。当时,上报纸写文章已经来不及,只有直接上电视。尼克松把上电视的时间定在流行肥皂剧之后,他认为政治节目是精英看的,看肥皂剧的才是中产阶级。

  在电视上,他告诉观众,参议员工资一年不过1.5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3万美元,现在参议员年薪为17.4万美元)。他问:作为参议员,其政策讲话要打印出来邮寄给加州选民,让他们知道本参议员为他们做了什么,这些钱该由联邦政府报销吗?观众当然大叫“不”。他说,有三种解决办法:一是身为富人自掏腰包,可惜他不够阔,掏不起腰包;二是老婆当秘书,让国家多开一份工资,但尼克松夫人一直为丈夫无偿工作;三就是建立基金会,由选民自愿捐款资助。然后,尼克松宣读了一份独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报告。报告说明,他们没有发现尼克松有任何私用基金之处,确实每笔支出都用于合法政治活动。

  这还没完,尼克松又问:会不会是我做得太巧妙,暂时瞒过了审核者?他说:我现在要做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向全国公开我的财政状况!尼克松说他没有股票和债券;他买的人身保险只有几千元;他的房子价值若干(与中产阶级的房产相当),其中一半是未还贷款;为买房还借了父母的钱;他的车子也是普通品牌;他的夫人只有布大衣,根本没有流言里说的用捐款购买的貂皮大衣。

  尼克松接着幽了一默,他说:不过,我确实做过私用捐赠的事。有人在广播里听尼克松夫人说孩子想要一条狗,就真的从德克萨斯州给他们寄了一条毛色黑白相间的小狗,他六岁的小女儿为狗取名“切克斯”。(二战后,美国中产阶级也养得起狗了,养狗不再是上层人家的专利。)尼克松说:我家孩子像所有孩子一样,都喜欢狗。他宣布:不管他们(媒体)怎么讲,这条狗我要定了!

  尼克松这次大坦白,后来被美国当代史著作称为“切克斯演讲”。共有万人收看了这次半小时的电视演讲或听了电台同步广播,而美国当年人口才1.6亿。演讲结束后,电话、电报当晚就潮水般涌入共和党竞选总部,大家纷纷表示:尼克松就是Oneofus,我们支持他当副总统。

  在这之后,竞选公职的人自愿公布家庭财产,逐步成了美国惯例。

与既得利益者的博弈

  然而,建立官员家庭财产公示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然要经历一个基于民意的渐进过程。二战期间,美国政府项目与公共开支急剧增加,官员权责随之上升,监督政府成员的经济行为尤显重要。二战刚结束,美国参议员莫斯就提出让该国官员财产公开的法案。稍后,参议员巴内特也提出官员廉洁的行为规范,但阻力非常大。

  但随着白宫主管、联邦前众议员和新罕布什尔州前州长阿丹姆斯受贿案的发生,美国国会终于在年通过《政府服务道德规定》,要求政府人员不得接受可能影响其职务公正的礼物与帮助,无论官员本人是否作出回报。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白宫和国会正式做出规定:官员的经济利益不得与其担任的政府公职发生冲突,国会开始了对议员财产来源的全面监督。“水门事件”之后,美国国会于年通过《政府道德法案》,规定联邦三权部门行政15级以上官员必须申报财产与收入,政府并设立对总统负责的美国廉政署来实施监督。年,美国国会又将其修订为《道德改革法案》,其中规定议员卸任后在一定年限内不得出任与在职期间工作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职位。

  美国历任总统为赢取民心也要尽量展示自己反腐倡廉的执政风格。因此,大打廉政牌,推动公共道德立法,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无疑是一剂妙方。从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到20世纪80~90年代的里根、布什,无不积极突破重重阻力,推行财产申报制度。尽管由于个人魄力和能力的不同,努力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但总统们都有改革的政治决心,为财产申报制度的法治化打下了政治基础。

  当然,任何制度的变迁都很难使所有人都得到正的纯收益,它往往还可能会使某些人的利益遭受损失(至少在短期内如此),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显然也不例外。由于它涉及的是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全体高级官员的利益,而这些人正是政策的决策者,因而很难得到采纳和执行。即使总统或是部分议员试图对当时的制度进行变革,也会遭到其他人的竭力压制而难以推动。这个既得利益者和改革推动者的博弈过程贯穿于美国财产申报制度构建与发展的始终。

官员财产公示不能有例外

  《政府伦理法》最重要的内容现在被列为《美国法典》第五篇的一部分,其中的核心是“联邦政府官员财务申报公示规定”。其中规定,有义务申报财产的官员包括了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

  行政部门需要公开财产申报的有总统、副总统、政府行政部门行政15级及以上的官员,不在行政级别序列但是基本工资等于或高于行政15级最低工资%的官员(年GS-15级最低基本工资为美元,%即是美元),前面所述没有包括但是并非公开招聘的、与制定政策有关职位的官员,前面所述没有包括但是由总统任命的委员会成员,军职人员工资等于或高于O-7级者,政府各部门根据《美国法典》第五篇第节任命的法律顾问,邮政总局局长、副局长及邮政系统基本工资等于或高于行政15级最低工资%的官员,其他经政府伦理办公室主任认定的高级官员、政府伦理办公室主任以及政府各部门伦理办公室的主管官员。

  立法部门需要公开财产申报的有:所有国会议员、国会雇员其基本工资等于或高于行政15级最低工资%者,如果某位议员的下属没有任何人的基本工资等于或高于行政15级最低工资的%,则至少有一位主要助理人员需要申报公示其财产。

  司法部门需要公开财产申报的有: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大法官、上诉法院法官,地区法院包括海外领地、贸易、税务、军事上诉等法院及其他国会立法设立的法院法官,以上法院的雇员其基本工资等于或高于行政15级最低工资%者。

  政府官员们需要公开的财产主要有以下这些:

  从联邦政府之外的任何来源得到的超过美元的红利、租金、利息、资本收益以及它们的来源、种类和数量(或价值);从非亲属处收受的累积价值超过美元的所有礼品,包括来源和礼品说明;价值超过美元的贸易或业务投资所得;任一时间对任何债权人负债超过0美元的债务;本人主要住所除外,超过美元的房地产购置、出售或交换;超过美元的股票、债券、期权或其他证券的买卖或交换。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不仅包括哪些官员必须公示家庭财产,而且还应包括何时、何地、如何公示家庭财产,即必须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实施细则。美国年制定了《政府行为道德法》(年修订为《道德改革法》),从此,美国正式确立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按照这项法律的要求,美国所有公职人员只要年薪大约在5万美元以上,包括行政人员、国会议员、法官等,都必须申报个人财产。申报的期限不仅包括任职前、任职中,甚至也包括离职后。比如,一个官员在开始任职的30天之内,必须申报本人、配偶及其所抚养子女的财产状况;在职官员和雇员每年5月15日之前,需要申报上一个年度个人、配偶和抚养子女的财产状况;离职官员和雇员则需在离职30天之内递交离职财产报告。

财产申报容不得造假

  申报并公示官员财产只是表象,其内涵则是为官者以及家庭必须拒绝公私利益冲突。若有违反,轻者罢官,重者坐牢。从国际社会的经验来看,落实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关键在于具备健全的法律体系,并且进行强有力的实施。如果仔细观察,人们就会发现,凡是严格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国家,其财产申报制度都是以宪法或法律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其申报主体完整,涉及官员财产的范围宽泛,处罚官员的不实申报也非常严厉。

  在美国,官员应申报而不申报或者造假的话,后果非常严重。如果各部门的伦理办公室或接受申报的机构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某位官员伪造申报信息,或者明知规定但是故意不按时间申报,须将案情通报联邦司法部长。司法部长将通过地区法院对该名官员提起民事诉讼。伪造申报信息者最高罚金5万美元,或处一年有期徒刑,或二者并罚。明知规定但是故意不按时间申报的最高罚金为5万美元。一般的逾期申报也会面临处罚。

  从年立法算起,美国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并公示的法案只有30多年,时间不是很长。但从试图立法以及通过相关指导方针算起,已近70年,时间也不短。期间,美国行政高官与国会议员以身试法,不严格执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而丢官的,大有人在。年,美国众议院议长詹姆士·赖特被迫辞职,起因就是违反国会有关议员财产收入的法规,包括曾经超规定赚取讲课费,而他的妻子贝蒂曾经超额收取别人赠送的礼品等,赖特也由此成为美国建国多年来首位因为财产申报问题而被迫辞职的众议院议长。一些高官因腐败被迫辞职,与此同时,防止腐败发生的改革逐步获得举国认同并一步步到位。

  实行官员家庭财产公示制度必须充分发挥公民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在美国,老百姓、媒体或其他民间团体都有权到相应的机构去查找自己   目前来看,民众盯着官员的势头还在加强。不仅官员要申报,给官员送礼的某些行为也需送礼者上报。通过管控可能引起腐败的各种源头,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一样,积累了不少防腐廉政的经验教训。作为杜绝和惩治公职人员腐败行为的一种常用手段,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主要是通过掌控官员财产的变化情况,最为实际、最为直接地洞察官员的行为。而这样的掌控,常常是以政府活动的公开、透明为前提的。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公众扮演重要角色,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具体来说,在严格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之下,一旦发现某官员个人财产与其正常收入之间存在着差距,该官员就必须作出解释与说明。如果不能提供合法所得的证据,即便没有证据证明是非法所得,也会被认定是灰色收入而给予治罪。对于那些通过一定民主程序民选出来的官员,则必须在其所选举的范围之内向社会进行公示。可见,对于官员来说,财产申报制度无疑是悬在其头上的一把利剑,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安分守己、敢于滥用权力的腐败官员,更是如此。

转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mt/13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