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学术研讨会为何会沦为ldqu

发布时间:2022-4-14 10:52:08   点击数:
陈洪捷教授

在当前的人文社科学界,学术研讨会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学者们好像不是在出席学术会议,就是在去学术会议的路上。学术会议数量之多令人应接不暇。特别是到了“会议季”,常常是会连会、会叠会,甚至会中套会,学者们常常苦于分身乏术,疲于奔会。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术研讨会?谁这么喜欢举办学术会议?谁这么喜欢参加学术会议?以下根据个人的有限观察,略作讨论。

究其本意,学术研讨会无非是学者们进行学术研讨的活动,是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学术交流形式。但曾几何时,学术研讨会开始肩负越来越多的功能,远不限于学术研讨的范围。其原因何在?我们不妨探究一下学术研讨会各参与方的动机。

我们先来追究一下主办者的办会动机。

首先,对于一个学院或大学来说,举办一次学术会议就意味着一个政绩点。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是否举办过学术会议、举办过多少次都将被换算成单位的“工分”。因此,举办学术会议就成为了学科建设或科研业绩计算的“内需”。而且,学术会议还要具体细分为国际性会议或全国性会议,会议的层次越高,其“积分”就越多。

其次,有的会议举办者是出于学术的动机举办学术会议,比如想通过一次会议推出某个研究议题,引起广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mt/145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