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28日),《广西日报》刊发防城港市委书记李延强署名文章《做好“三篇文章”提升产业竞争力》,全文如下——
报纸版面截图▲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要求广西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年6月在比什凯克召开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支持在防城港市建立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十四五”时期是防城港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关键期、攻坚期,外部环境可能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和挑战更多。今年1月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深入防城港市调研,要求防城港市认真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及防城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利用沿海沿边区位资源优势,积极发挥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平台作用,统筹做好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老、新、特”三篇文章,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既是重要的战略指引又是务实的战术布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现实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防城港做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以做好“老、新、特”三篇文章为抓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质量效益,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新产业形成新增长点、特色产业释放新动能,加快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才能让防城港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改造升级“老字号”,以金属新材料为重点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
防城港传统产业特别是钢铜铝金属材料产业占工业比重较大,是拉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支撑。“十四五”时期,必须顺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规律,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动钢铜铝等传统产业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让“老树发新枝”、焕发新活力。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聚焦龙头企业,完善服务企业发展常态化机制,及时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在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围绕增资扩产、改造升级、延伸链条、补齐短板等方面实施项目,加快培育一批钢铁、有色金属、能源、粮油食品、石化、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百亿级企业,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开展补链强链延链行动。围绕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广西华昇生态铝、盛隆冶金等龙头企业,加强中下游关键产业链定向招商,强化协作配套和产能对接,推动钢铜铝等支柱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促进与高端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建材等一系列产业紧密衔接,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钢铜铝产业集群,推动形成强大的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加快技术升级和挖潜改造。持续推进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传统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动钢铜铝等产业由初级产品粗加工向终端产品精深加工转变,实现高新化、智能化、清洁化、绿色化改造,整体提升科技含量和质量效益,培育打造新市场和新增长点。
创新做实“新品种”,以医学试验区为龙头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防城港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对防城港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防城港已在钢铜铝和食品产业培育了一批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苗子。下一步,必须准确研判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趋势,着力在搞准、抓紧、落实上下功夫,加快将“十三五”时期的苗子培植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聚焦国内外医药、医疗、医械和康养领域的头部企业定向精准招商,以生物医药、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道地中药材种植资源、药物临床前试验、传统医药开发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三大园区平台、四大公共卫生项目和是光恒生、军科正源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迅速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
加快培育大健康产业。促进医疗健康与旅游度假、文化体育、养老养生、酒店地产、休闲娱乐等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康养文旅产业链、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等战略机遇,积极参与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实施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力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打造教育、文旅、体育、康养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
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加快企沙等渔港经济区建设,探索构建捕捞、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三位一体的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规划建设海洋产业示范园,大力培育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信息技术、涉海金融服务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打好“特色牌”,以边贸加工为纽带大力发展特色优质产业
边贸商品落地加工是防城港市边境地区培育特色优质产业的重头戏,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是未来发展的重要优势和竞争力所在。随着“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走深走实,RCEP协议顺利签署,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加快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北钦防一体化加快推进,防城港发展的利好政策优势持续加码,建设沿边开放经济带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放大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贸+”产业。深入推进东兴边境深加工产业园区建设,持续提升边民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能力,全面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快实现对越南等东盟国家经贸由贸易型向加工型转变。积极促进以进出口加工业为主的边贸产业链与地方经济相互融合,发挥边贸加工产业集群综合效应,带动专业市场、跨境物流、跨境电商、跨境金融、跨境旅游等边境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辐射拉动特色优势农业、现代海洋渔业等产业加快发展。以建设港口型和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为契机,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基地、跨境商贸物流产业园,着力构建跨境商贸物流体系,全力打造面向东盟、联动粤港澳、联通西南中南腹地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用好政策优势,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延伸。抓住RCEP协议签署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机遇,积极促进边境贸易创新政策落地和通关监管模式创新,建立更加完善的国际物流、金融开放合作机制,完善商事法律功能,努力争做RCEP先行先试区。不断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降低落地加工企业建设和经营成本,吸引更多企业到防城港边境地区投资设厂,推动形成以加工扩大贸易、以贸易带动加工的产业链,最大限度释放边贸互市政策红利。
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构建跨国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依托制造业和商贸物流业坚实基础,加强同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打造“大湾区研发+北部湾制造+东盟组装+国际市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快推动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升格为综合保税区,推动进境铜精矿“保税混矿”业务全面开展,扩大申报铅精矿、锌精矿等贵重有色金属矿石“保税混矿”试点,形成铜、铅、锌等精矿石进口集散地,发展铜锭、铅锭、锌锭等有色金属产品交割交易业态,打造北部湾国际有色金属交易中心。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奋蹄。防城港市将对标对表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贯彻落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工作方针,持续落实“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发展为重、奋斗为荣”理念,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奋斗姿态,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来源:广西日报
编辑:李华才校对:吴军
审核:邓祈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yx/1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