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新闻记者从四川康定市公安局获悉,15日,一名山东驴友私自穿越贡嘎山景区疑发高原反应陷险境,遗憾的是,警民历经艰辛竭力救援,仍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救治现场警方介绍,15日上午8时50分,康定市公安局贡嘎山派出所接到玉龙溪村民在贡嘎山乡玉龙溪村牛场与老榆林交界处日隆沟(地名),一徒步穿越驴友在露营地疑似发生高反,人已昏迷,请派员救助。派出所辅警王鹏立即与贡嘎乡政府两名工作人员及乡卫生院两名医务人员一同上山进行救援。
日隆沟海拔米,距贡嘎乡政府所在地数十公里,王鹏一行换乘汽车、摩托车、马匹等交通工具,徒步翻越一座海拔多米的雪山,历时5个小时,于当日13时30分到达救援地点。疑似发生高反的驴友睡在帐篷内,已经失去意识,情况危急。
医务人员立即对其进行紧急救治,但情况并无好转。医务人员建议立即转运其至海拔较低、救治条件较好的乡卫生院继续救治。
警民转移驴友王鹏等人在玉龙溪村民协助下,用马匹及摩托车转运疑似高反驴友,一路争分夺秒,于下午16时27分到达公路,王鹏等人立即将驴友抬上警车,一路狂奔……遗憾的是,17时50分,当救援警车到达贡嘎山乡卫生院时,驴友已失去生命体征。
初步查证,疑似高原反应驴友范某某,系山东省烟台人,系私自徒步穿越贡嘎山景区,救援时未发现有同伴。目前,警方已与范某某家人取得联系。
警方提示: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没错,但私自徒步穿越景区不可取!生命才是最美的风景!
贡嘎简介贡嘎山(MinyaKonka)坐落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在横断山系的大雪山中段,位于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藏语“贡”是冰雪之意,“嘎”为白色,意为“白色冰山”。山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其主峰海拔米,地处北纬29.35.44,东经.52.44,在四川省康定、泸定、石棉、九龙四县之间。贡嘎山海拔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山区高峰林立,冰坚雪深,险阻重重,是中国海洋性山地冰川十分发育的高山之一,在登山运动和科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座极受登山及徒步爱好者青睐的名山。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美中国特辑里,入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排名第二,第一是南加巴瓦)。
贡嘎山风景区以贡嘎山为中心,由海螺沟、木格错、五须海、贡嘎南坡等景区组成,面积l万平方公里。贡嘎主峰周围林立着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冰峰,形成了群峰簇拥、雪山相接的宏伟景象。贡嘎山景区内有10多个高原湖泊,著名的有木格错、五须海、人中海、巴旺海等,有的在冰川脚下,有的在森林环抱之中,湖水清澈透明,保持着原始、秀丽的自然风貌。景区内垂直带谱十分明显,植被完整,生态环境原始,植物区系复杂,已查明的植物有种。属国家一、二、三类保护的动物有20多种。景区内温泉点有数十处,水温介于40摄氏度至80摄氏度之间,有的达到90多度,著名的有康定二道桥温泉和海螺沟温泉游泳池。景区内还有跑马山,有贡嘎寺、塔公寺等藏传佛教寺庙,有藏族、彝族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贡嘎山周边的山地里每年都有数千人徒步旅行。雪山、冰川、温泉、河谷和湖泊被一条条交通线联系起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规划适合于自己的徒步旅行。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徒步的方式,更能体会自然本身的质朴和美妙,也更能贴近当地人的现实生活,感受独特的藏族文化。大多数徒步者更多选择贡嘎北线老榆林穿越或贡嘎西南坡穿越,两条路线风景各有千秋,很难取舍。而本次徒步路线,将两条线路最精华的部分结合起来,集中了贡嘎山地区的大部分景观,因此被我们称为“贡嘎山全线完美穿越”。
野外徒步穿越注意事项及基本配备有感于最近频频出现的山野事故,狂热的时尚户外背后的安全隐患;以及继续升温而且极不冷静的户外运动环境氛围。和大家就如何规避小概率事件进行一些探讨:
无可非议,户外运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但这是与某些大众媒体无知的推波助澜,造成了所谓时尚的流行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同时,以往户外所必须遵循的安全理念甚至全都被他们抛在脑后乃至踏在了脚下;他们只管介绍装备、线路,负责煽情。而全然不去传播他们应该传播的:安全环保的户外理念之类的东东。于是,接踵而来的事故也就随着他们的报道频率而频频发生了。并且,普通市民面对山野户外运动时的安全隐患可能会比我们大;因为他们接触更多的只是报纸和电视;例如很多市民,看了电视或者报纸以后就拖家带口无任何准备的去开始爬山了。
要知道户外运动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运动,爬山不是逛公园;抱着逛公园的态度去爬山迟早会吃到苦头的,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这一点每时每刻都应该被牢记!但媒体似乎并没有提到过这个,而在有些山友中也似乎也全然没有了这个概念。
做为山友,我想我们在自己进行有效规避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同时;也应该尽量的去用正确的户外理念引导我们身边喜欢户外运动的人。毕竟面对山野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面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山野,而不是挑战。
记得曾经关于背负这个话题曾经有过很多争论,但是在户外有一些基本装备却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去规避小概率危险事件的发生。就俺个人的理解,爬山大可不必去背很多没用的奢侈品(例如西瓜?J当然拉练训练有能力者除外,呵呵);但必须的有效装备却是一件也不能少的。哪怕它一直都用不上也要带上,因为万一用上的时候就是救命的时候。
由于小概率事件的小概率特性,所以对于评估哪些装备是出现意外时是必须的也相当困难.因为带少了无法应付突发事故,带多又增加负重量与不舒服。
一般我们在山野户外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情况不外乎以下几种:
(1)迟归,
(2)耗尽体力,
(3)恶劣天气,
(4)夜行军,
(5)人员受伤或生病;
但这些各类状况通常是连续发生的,如:
1,出现未能按时完成线路行进计划、迷路或遭遇恶劣天候,就可能出现:2
2,耗尽体力乃至迟归、接着就可能会:3
3,被迫夜行军、从而有可能会:4
4,造成人员受伤、进而:5
5,被迫露宿而导致有可能出现队员生病等一连串的事情状况。
......
所以,不论行走于任何路线,有些装备是基本的必须品,不可忽视;它可确保遇到紧急状况或未知的状况让你安然渡过,而这些装备是最基本的保证装备。
所以,必须盘算清楚,因为多带会增加背负减缓行进速度。比如,帐篷和睡袋,有些人就认为不是必需品;除非刚开始你就认为会出现被迫露宿的问题。
但下列是大多数的登山者公认必需携带的基本装备:
(1)地图(做好防水),
(2)指北针,
(3)头灯(含备用灯泡与电池,电池是有电的那种,灯泡是好使的那种,呵呵),
(4)备用食品(包含水),
(5)备用衣物(做好防水),
(6)帽子、太阳眼镜,
(7)瑞士军dao,
(8)火种(做好防水),
(9)绳子,
(10)急救箱(做好防水)。
地图和指北针
地图和指北针能够让你知道自己的当前位置和前进方向;当然前提是你知道怎么使用它们。这样最不济的情况下是你按照原来的线路安全下撤回去;当然,这本身就是很挑战的事情.
头灯
头灯或手电筒是相当重要的装备,但不用时须取出电池避免被腐蚀;另外头灯有防水与不防水(商家通常会说防雨)之分,选购时请特别注意。俺自己的习惯是通常备份一个小小的防水手电,如果换头灯灯泡时肯定有用,呵呵J
另外也要注意电池,一般的电池使用寿命为4安培/时,它等于8小时于0.5安培的灯泡;所以需要弄清楚头灯灯泡的耗电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应急食品
携带应急食品是预防万一遇到意外时使用的,所以也一定做好防水处理;此类食品要无需加热,轻便、易消化与长期存放的食品,如核果、肉乾、脱水水果、糖果。如果有GAS炉具,还可以加一些简单的食品如速食汤、茶等食品。
一般丰富的早餐可以提供一天的能量与体力,对一天线出行而言,足以撑到准备返回前才需要吃东西。但携带应急食品可提供许多耐力与体力都无法预测的迟归和意外。
当然,正常使用的食品也应该遵循轻重量、高热量、易消化、耐保存的原则来准备携带.
备用衣物
两双厚袜、轻便鞋子、内衣裤、外裤、Tshirt、风衣;帽子、手套与雨具(必要时,可以起到保护你体温散失的作用),这些可适用于任何气温的环境,多余的衣物是应付不可预知的露宿,因为我们一般都不会在恶劣的天气下强行露宿。
备用衣物的携带种类与量并无定论,一般深圳周边活动最好能够带一件有帽子的风衣(大家有驴皮,呵呵),而备用袜子可以让你的脚少受很多罪。
行进过程会大量流汗,所以备用内衣是必须的而且不会太重;穿长袖有领的上衣和可以收紧裤腿的长裤可以防蛇,防刮伤(脖子、胳膊、腿和头),当然也有前辈们用一个帽子加头巾的J。.
帽子、太阳眼镜
帽子最好是有帽檐的那种,当然如果你有钱也可以买鬼子丛林帽;帽子的作用是冷天防散热,热天防晒。太阳镜就不用多说了吧,如果你实在不想用它,在深圳周边你也不会得雪盲症。当然如果你想在亚热带阳光照射下保护眼睛的话最好还是考虑一下;当然帽檐也可以起到部分遮阳板的作用。
瑞士军dao
很好的东西,不论是炊事、生火、急救都需要用的物品,一把刀必须有两片刀刃、锯子、开灌器、螺丝刀、尖钻、开瓶器、剪刀,须是不锈钢制品,最好用快挂固定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并避免遗失。还有就是学会使用它的各种功能,俺刚开始的也是非常ZT的;除了锯子和刀,其它的功能还真TM没有完全发掘除了,呵呵.
火种
火柴或打火机须收藏妥当避免受潮无法使用
紧急状况或遇到湿木材使用火种是必须的,煮一杯饮料驱寒。一般火种如蜡烛、固态的化学制品(镁等);当然,深圳周边大家一般使用GAS炉具更方便快捷一些,而且环保。
绳子
当没有带上它的时候,你才有机会发现确实需要它;学会一些结绳技术,学会合理使用绳子会让你受益.通常,30M的8MM辅绳是山友们的首选;绳重约40G×30=G.再加上6-8M左右的6MM辅绳,多数情况都能够应付过去了.但一定要注意绳子的保养,并不得外借;切切!
急救药箱
通常,急救药箱能够帮助我们处理的只是一些轻微的病症;复杂的估计也很难搞掂,医院的好;我们能做的只是进行简单的外伤的处理或感冒发烧、并尽快尽速将伤病员撤出山区而已。
急救药品最好用坚固的盒子裝盛,一般最好的药品主要应付(1)水泡,(2)晒伤,(3)擦伤,若出现太严重的出血或骨折最好等待医生或者经受过急救培训的人来处理;(4)毒蛇咬伤;(5)中暑;(6)轻微感冒或着凉等.
行程一天或两天以上,一个急救药箱是必不可少的。药品箱一定要做防水处理,比如防水袋.
*感冒类:白加黑,康泰克,感冒通等
*防中暑: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
*肠胃类:霍香正气胶囊、黄连素、宝济丸等
*抗菌素:增效联磺片、乙酰螺旋酶素,西瓜霜喷剂或其它含片等
*外伤类:云南白药喷雾剂,云南白药粉剂一小瓶(可配合白酒治疗红伤)、创可贴、绷带、胶布、伤湿止痛膏、蛇药等
*其他:风油精、氯霉素眼药水(清洗伤口)、红霉素软膏(可处理眼疾,也可防止伤口感染)、息斯敏等;
当然,还有很多装备在一些活动也是必须的;但上述的装备基本上是所有活动中都需要考虑到的基础装备,可以说是必须的。
总而言之,希望上述所言能够帮助山友们也包括俺自己在面对小概率事件的时候能够多一分从容不迫的冷静,少一分手足无措的慌乱;这就足够了。
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青海、西藏,听起来遥远而浪漫,是很多人心中向往的地方。但也有去过的人这样说:“那年去西藏,差点就死于高原反应了!”这句话其实一点都不夸张。若想远上高原,来一趟自由而勇敢的旅行,就一定要准备好一份应对高原反应的攻略。
什么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又称急性高山病。不适应高原环境的人,从低海拔迅速升至米的地方时,由于空气稀薄而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需要更快的呼吸,从而引发诸如头疼、食欲不振及睡眠困难等症状,这就是高原反应。不过当身体适应高海拔的环境后,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轻微的高原反应是很常见的,不分健康状况和性别,都有可能发生,连专家也不敢说到底谁会出现高原反应。高原反应严重时则非常危险,当你到高原上远足或扎营,或者去高原国家度假时,就要特别注意了。
高原反应有哪些症状?
高原反应的症状包括:
头疼,通常会感到嗡嗡作响。在夜晚或一觉醒来时,情况可能会更糟。
不想吃东西。
胃难受,想呕吐。
感觉虚弱、疲劳。严重时,没有精力吃东西、穿衣服或做任何事。
容易夜间醒来、睡眠差。
头晕。
很多人说高原反应像宿醉。症状可能由轻变重,也可能到高原一天之后才会发生。
高原反应会影响肺部和大脑,出现迷糊、晕眩、无法直行(共济失调),以及嘴唇或指甲发蓝或变灰。呼吸时,你可能会听见像纸袋破碎一样的声音。如果有这些症状,意味着情况已经很差了,很有可能导致死亡。
如果去高原旅行,应该先向团队成员咨询,了解高原反应的症状以及处理方案,也可以从高山医药国际协会那里了解更多的信息。如果已经身处高原之上,由于人们通常会把高原反应误认为流感、宿醉或脱水,医生可能会询问你的症状,以及是否摄入饮料、酒精或药物,是否患了感冒或流感,进而做出诊断。有一个原则,就是要先把你的所有症状都当作高原反应,然后再逐一排除,直到确定这些症状不属于高原反应。
如何应对高原反应?
最好的应对方式当然是尽快回到低海拔区域,但如果只有轻微症状,或许可以待在那个海拔高度,让身体慢慢适应;也能通过吸氧或特殊设计的压力箱来应对这种高原反应。
如果要待在高原上,请先休息好,然后再探索这块区域,但要慢慢来。适当地散步或活动,多喝水,但别喝酒。不要去更高海拔的地方,直到症状消失。这或许需要12个小时甚至3到4天。
如果症状由轻转重,而且药物和氧气治疗没有帮助,就要立即转移到以下的低海拔区域。如果你的伙伴有严重症状如迷糊或无法直行时,要尽快下降到低海拔处或寻求紧急治疗。一定要陪着他,千万不能让有高原反应的人单独行动。
图片来源:格致探游芦荟
乙酰唑胺在登高之前服用,可以预防急性高原反应;在出现症状之后服用,可以加速恢复时间。该药导致血液酸化,从而引起呼吸和动脉氧合增加,有助于人体对环境的适应。预防尿频、手指与脚趾感觉异常等常见副作用的有效剂量为每天两次,每次毫克。从上升前一天开始服用,在高海拔处连续服用两日,如果继续上升,则持续服用。乙酰唑胺的过敏反应并不常见,作为非抗菌磺酰胺,它不与抗微生物磺酰胺起交叉反应,但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者最好避免使用。有严重青霉素过敏史的人偶尔也会对乙酰唑胺产生过敏反应。小孩子根据体重计算服药剂量,每公斤体重每天5毫克,最高不超过每天两次,每次毫克。
药物之外,还有哪些预防高原反应的注意事项?
不要直接飞抵高海拔城市。如果你要去海拔高于米的地方,在到达之前试着先在中等海拔的地区待一晚;如果只能直接抵达,要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物、酒精,到达后不要过度活动,多休息、多喝水。如果出现高反症状,不要去海拔更高的地区,直到症状消失。
睡在一个比白天所处海拔更低的地方。例如,如果白天在米的地方滑雪,那么滑雪之前和之后,请睡在米以下的地方。“爬高睡低”是待在高海拔处者的标准程序。
多吃碳水化合物,包括面包、意大利面以及其他小麦、谷物制品。
如果有其他疾病呢?
如果长期患病,特别是心脏问题、镰状细胞贫血症、肺慢性阻塞性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等,要先咨询医生。
注:本文内容由小编整合
图文来自网络
如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小编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yx/13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