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隔夜茶,毒似蛇”,喝后伤身还可能中毒?央视的实验得出了真相
在我们的印象中,隔了夜的东西,都最好不要吃,包括茶叶,甚至还有“隔夜茶,毒似蛇”的俗话。那么隔了夜的茶,真的会导致中毒吗?央视曾经就做过关于隔夜茶的实验,得出了真相。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隔夜茶。所谓隔夜茶,不单是指过了一夜的茶,而是指泡茶后的时间超过十二小时,不管是白天亦或是夜晚,都能叫作隔夜茶。
而在央视节目《是真的吗》中选用了常见的绿茶、红茶和花茶,做关于隔夜茶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口感上,隔夜的茶和现泡的茶没有很大区别。毒性上,经过检测,隔夜茶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较低,因此,隔夜茶还是可以喝的,“毒似蛇”的说法过于夸张。
既然隔夜茶可以喝,那么为什么会有“毒似蛇”的说法?
一是因为食物放久了容易滋生有害物质的固有观念
在我们的印象中,隔夜的食物貌似都会变质,像吃的菜,过一夜基本都会坏掉,还有西瓜,即使放在了冰箱里,皮也会变软,茶也是食物,所以常常会默认隔夜的茶也会滋生有害物质而不能饮用。
其实茶叶中含有一种天然的可以抑制有害物质的增长,即茶多酚,它的存在,让茶叶的有害物质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长,就像祁门红茶和硒将军皇菊这两款茶,泡久了有害物质也不会有太多。
祁门红茶
是安徽祁门生产的一种茶,红茶中的精品,声名远播,甚至在国外都备受追捧。采摘多是在春夏两季采摘,茶叶较为新嫩;精制而成的茶叶,条索细嫩,匀称整齐,有很多嫩毫,色泽润滑。冲泡后的,有浓郁的香气,有新嫩的香味。茶汤明亮红润,叶底鲜嫩,即使泡久了,茶叶在水中也是整齐美观。
而硒将军皇菊,是明月山的菊花茶,当地水汽充足,光照充足,利于菊花生长,每年菊花盛开时,都会有旅客慕名而来。采用的是有机种植,人工施肥、除草、灌溉,运用自然晾晒的方式,原生态的种植和晾晒方式,保存了菊花的天然品质,是一款天然有机茶。
富硒的植物很少,富硒的菊花更是少之又少,但因为当地温泉多,硒元素含量丰富,栽培出的菊花硕大饱满,是少有的富硒菊花。
温汤有机富硒菊花茶下火清热明月山皇菊罐装大黄菊淘宝¥75购买泡一朵菊花,茶汤金黄明亮,闻起来清新优雅,喝起来甘甜,口感鲜美爽口,回味悠长。泡久后,菊花依然在水中显目。
二是因为隔夜茶的茶汤颜色会变深
茶叶冲泡后长时间的放置,颜色会渐渐地变成黄红,甚至变成黑色,看起来就不好。茶汤上面还浮着一层“油膜”,于是有人便认为这是茶叶像饭菜一样放久了变质了,不能喝了,甚至认为浮着的“油膜”是从茶叶中析出的重金属。
茶泡久了,颜色变深,是正常现象,因为泡久了,难免会把茶叶中的颜色“泡出”更多来,就像你一直往水里加同一种颜料,颜色怎么能不变深呢?至于表面的“油膜”,其实那只是茶叶中的一些物质氧化后的产物,类似于杯壁上的茶垢,是不用担心的。
三是因为旧时的茶杯大多没有盖
说隔夜茶会有毒,说的不是茶本身有毒,而是一些爬进茶里的有毒的虫子。旧时大部分是用大缸泡的茶,没有盖子,而茶叶冲泡后,大部分都会散发出香气,而这些香气容易引来一些像蜈蚣这样有毒的虫子。然后因为没有盖子,口还很大,虫子很容易就能爬进去,进而污染茶叶,使茶叶变质。
而现在,泡茶的工具大部分都带有盖子,虫子之类的很能再爬进去,即使没有盖子的,容量也较小,是可以喝完不需要隔夜的。并且,现在住的只要不是太过偏远,尤其是住城市里的,虫子很少,更不必说还要爬进家里,爬进茶杯中了。
不过,央视的实验虽然证明了隔夜茶能喝,但最好还是少喝,尤其是夏天,毕竟大部分的茶趁热喝才更有味,当茶水变凉了,茶香明显不如热的时候好闻。当然,直接倒掉有些可惜,其实隔夜茶还有其他的用法呢。
如果家里养了花,可以用来浇花,倒在花的土壤里,可以充当肥料,促进花的生长;如果窗户灰尘较多,可以用隔夜茶清洗窗户,能有效地清除杂质,使窗户更加的明亮;泡过的茶叶可以在晒干后点着,驱散蚊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sdz/1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