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回眸(AMomentinTime),是《中国日报》每周一期的图片专栏。专栏采用新老图片并置的编排方式,直观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迁。我们将汇编该栏目,在此陆续推出,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影像存史。40年来,摄影人用镜头记录了国家发展历程和人民生活细节,保存了珍贵的影像记忆。我们从摄影前辈手里遍寻史料,细致地挑选出那些能发人深思的画面,针对一个个具体的社会切面或变迁话题,去匹配今天变化发展的新图景,通过对比,用图片去述说中国过去40年的变与不变。
女排精神:从冠军到冠军
△左右滑动图片对比观看
左图:年11月16日,日本东京,中国女排队员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颁奖仪式上,这是女排第一次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新华社
右图:年8月20日,巴西里约热内卢,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里约奥运会女排颁奖仪式上。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夺得奥运会冠军。PhilWalter摄
影像解读:从年到年,中国女排创下的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让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真实地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女排精神”代表一种拼搏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了体育竞技范围,对各行各业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今天,大众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也更为多元,体育与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领域融合发挥独特作用,健康中国梦、体育强国梦正汇入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
△年1月6日的《中国日报》
浦东新区:万丈高楼平地起
△左右滑动图片对比观看
左图:年,上海陆家嘴,一片低矮老旧的居民区即将被拆除。浦东档案馆供图
右图:年4月,俯瞰高楼林立的上海陆家嘴。钮一新摄
影像解读: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上海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页就这样翻开了。“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迅速改变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面貌。浦东跃升为亮丽的国家名片,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宣布成立,改革开放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
△年1月13日的《中国日报》
深圳:退出历史舞台的“二线关”
△左右滑动图片对比观看
左图:20世纪90年代,广东边防总队官兵在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哨位上站哨。二线关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矗立在深圳特区,内地居民需要在办理边防证或是查验车证后,通过二线关联检大楼才能进入深圳特区。新华社
右图:年7月2日,深圳布吉“二线关”联检大楼已基本拆除完毕。供图
影像解读: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于年启用的深圳二线关,为保障深圳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不过随着时代发展,二线关功能逐步减弱,边防证在年被正式取消。国务院年批复深圳经济特区扩大至全市,实现关内关外一体化。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这条被称为“二线”的管理线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更多积极信号。
△年1月20日的《中国日报》
爆米花:物质贫乏年代的美味记忆
△左右滑动图片对比观看
左图:年,北京街头的爆米花摊。黄小兵摄
右图:年2月11日,为给情人节营造氛围,安徽合肥一商场设置了一个4米高的巨型爆米花机,吸引了众多年轻顾客。鲁仁摄
影像解读:老式爆米花机那“嘭”的一声巨响带来的美味,是物质贫乏年代里许多中国人特有的美食记忆。今天,各超市货架上的休闲食品琳琅满目,膨化爆米花也只沦为电影院或是KTV里的标配零食。
△年1月27日的《中国日报》
出行体验:从绿皮车到动车
△左右滑动图片对比观看
上图:年,四川南充的广安火车站,乘客背着行李从车窗往里攀爬登车。周国强摄
下图:年2月1日,青岛站春运首发北京南的高铁G列车上,车长王佳慧为吃早餐的乘客送上一杯热水。王海滨摄
影像解读:绿皮车作为中国铁路曾经最具代表性的列车,是大多数中国人出远门时的选择,拥挤、喧闹、闷热,几乎成了绿皮车的代名词。如今,随着"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伟规划在神州大地上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高铁动车在中国大地上呼啸前行。年6月26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率先在京沪高铁首发。高铁动车从“和谐号”到“复兴号”,拉近的不只是两地的距离,更是人们与强国梦之间的距离。
△年2月3日的《中国日报》
电视机:从抢购到选购
△左右滑动图片对比观看
上图:年2月5日,春节临近,湖北武汉中心百货大楼,前来抢购电视的人群挤满柜台。周国强摄
下图:年2月3日,北京安贞门附近的一家电器超市内,导购员为顾客介绍各种型号的平板电视。陈泽冰摄
影像解读:从上世纪80年代的“结婚三大件”之一到今天的普通家电,短短的几十年,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从球面屏幕到液晶显示,从笨重到轻薄,从台式到壁挂,电视机让很多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世界。一台电视,最直观地映照出中国人休闲生活的变迁。
△年2月10日的《中国日报》
行李:从蛇皮袋到时尚行李箱
△图片可左右滑动
上图:年大年初四,安徽阜阳火车站,一群去上海打工的农民背着大包小包排队等待进站。于文国摄
下图:年2月13日大年初六,安徽淮北火车站,旅客提着各色行李箱排队候车。万善朝摄
影像解读:以前说起春运,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拥挤的人流和扛着大包小包的旅客,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往日的沉重行囊被五颜六色拉杆箱取而代之。旅客手中行李的变迁,不仅是个人小家生活水平的变化,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的缩影。
△年2月24日的《中国日报》
本期监制/徐京星
编辑/匡林华陈泽冰
关于CD国传影像
中国日报摄影部、中国日报亚洲新闻图片网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jj/1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