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与青海日报社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省级党报采编业务研讨会暨省报社长总编看格尔木主题采访活动在青海西宁举办。在研讨交流环节,上海、重庆、贵州、吉林、江西、福建、湖南、青海8家省级党报围绕“新时代传播党报好声音”这一主题分享了各自的经验、探索与思考。
体制机制改革是报业转型升级的难点。
解放日报社探索的“一支队伍、两个平台”的一体化运作机制为全国报业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他们的实践经验告诉业界,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绝不是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一支队伍打天下”,依托传统媒体中生产优质内容的主体力量,赋予其新要求、新能力,将“主力军”转移至互联网“主阵地”。
上观首页截图
解放日报社在组织架构上,取消了“部门制”,改为“频道制”。
频道下设栏目,栏目通过竞标产生,成为最基本的内容生产单元。
年3月,在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改革一周年之际,解放日报社又推出栏目主编负责制改革试点的举措,主编是栏目建设第一责任人,具有审稿发稿、策划运营、人员调配、稿酬分配等权力。
在采编力量上,解放日报社将所有采访人员全部迁入上观新闻客户端,一支采编队伍同时服务报纸和新媒体两个产品。哪怕是报纸版面编辑,也负有为上观新闻发稿的职责,实现了“所有记者编辑同时为新媒体服务,都是新媒体人”。
“我们感到,依托主力军,挺进主战场,党报队伍在政治上可靠、在能力上过硬,值得信任,也能打善拼。通过转战主阵地,采编人员从单一的纸媒人变成了复合型全媒人,主流媒体在互联网主战场的影响力凸显。”
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缪毅容对“一支队伍打天下”的运作机制很有感触,“改革激发了广大采编人员的工作干劲和创造活力,也大大释放了生产力”。
年8月15日解放日报头版截图
据缪毅容介绍,栏目制改革,使采编人员的角色意识、创造性大大增强;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的推行,使优秀采编人才的晋升通道进一步畅通;新的考核激励机制,使采编人员参与改革的获得感普遍提升;更多“90后”员工加盟,采编人员平均年龄36岁;记者从采、写变为掌握采、写、编、拍、播等多种技能的全媒体记者。目前,上观新闻客户端每天发稿百余篇,其中原创稿件近七成,好稿量大大增加。
“整体转型打了一场攻坚战,深度融合更是一场持久战。前行路上,我们面临的困难还很多,未来解放日报社还将向着‘一家以互联网传播为主要渠道、以报纸传播为重要依托的新型媒体机构’的目标前行。”缪毅容表示。
(本文摘自8月14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原题为《推融合转型省级党报招数多》,作者为该报记者杜一娜)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mt/14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