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自然资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优势突出,对资源要素的需求也持续维持在高位。争创“双高”示范省,对广东“十四五”期间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然资源的保护水平和利用效率都将全面提升。
▲南方日报整版报道《广东争创自然资源“双高”示范省》
更高水平保护自然资源生态保护、要素保障、资源惠民
更有力有为有效
广东要争创“双高”示范省,这一提法的相关概念已不是首次提出。年,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光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要创建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示范省。随后,这一目标获进一步完善,更加强调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
“双高”示范省要如何创建?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是什么关系?陈光荣称,高水平保护是高效率利用的根本前提,又是高效率利用的首要原则;高效率利用既是高水平保护的必然要求,又是高水平保护的最终目的,“要统筹处理好保护与发展、政府与市场、增量与存量、陆地与海洋的关系”。
高水平保护与高效率利用并重,统筹处理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辩证关系,这是长期以来广东自然资源管理的鲜明特色,也是未来明确的发展路径。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广东已经为此夯实了根基,取得一系列亮眼成效——
初步构建了自然资源“六个一”管理体系“十三五”期间,广东已经初步构建了自然资源“六个一”管理体系。“一套数”基本查实,高质量完成了国土“三调”,初步建立了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库;“一张图”初步绘就,省市县镇四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压茬推进,1.68万个村庄规划应编尽编;“一本证”显著提速,不动产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内、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一本账”日益清晰,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制度基本建立;“一起管”逐渐强化,个“大棚房”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年度新增违法用地、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同比下降21%、36%;“一体修”成效初显,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顺利实施,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取得突破进展,基本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8.66%,海岸带、海湾、海岛和红树林保护修复稳步实施。
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成效明显全省自然资源电视电话会议透露了一组数据——“十三五”期间,广东完成垦造水田31.55万亩,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完成拆旧复垦8.73万亩;建成个绿色矿山、治理复绿矿山石场4.8万亩,造林绿化万亩,修复18条、总长多公里古驿道重点线路,韶关市入选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1万亿元,连续25年居全国首位。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持续强化,测绘资质单位超过家,位居全国前列,融合互联网等相关产业产值超亿元。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成,治理地灾隐患点个、减少受威胁群众16.37万人。
在过去一年里,广东供应建设用地46.2万亩,批准用地36.7万亩、用海9.5万亩、用林18.8万亩,分别同比增长17.6%、7.7%、%和9.6%。此外,还开展了“双百行动”,保障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上下滑动查看系列成效
透过一组组数据可以看出,广东自然资源通过加强要素保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生态保护、资源惠民也更加有力、有为、有效。
▲湛江霞山区观海长廊段红树林里的白鹭
重点领域大刀阔斧改革以战略性、全局性改革成果
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yx/13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