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创谷公司按照“基地+基金+双创服务”运作模式,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育种育苗”“植树造林”,打造孵化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生态,用心赋能企业发展。4月26日,中安创谷科技园孵化企业东超科技,凭借“空中成像”技术荣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原文如下: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相互助力
安徽多链协同推动创新发展
不依靠介质而让影像“悬浮”在空中,动动手指即可实现无接触操作……原本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被东超科技两位“90后”创始人韩东成、范超变成了现实。如今,这项高科技医院的无接触挂号机、电梯上广泛应用。
近年来,安徽省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主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相互助力,坚持走“科技+产业+金融”的道路,协同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着力强化创新引领。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安徽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在现有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基础上,在建、拟建8个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14家实验室和14家技术创新中心,集聚创新平台,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安徽大力实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工程,贯通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以产业链升级牵引核心技术攻关,带动产业变革。去年7月,国盾量子成功登陆科创板,如今,安徽已有20余家从事量子研发的公司,初步形成一条量子通信探索型产业链。安徽还集聚了长鑫存储、京东方、科大讯飞、蔚来汽车等一批创新型企业,构筑起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十大战略新兴产业体系。截至去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家,20家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16地市全覆盖。
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年,我们制作出了第一块样品玻璃,却因资金问题陷入困境。”东超科技董事长韩东成说。关键时刻,合肥高新集团万元的天使基金解了燃眉之急。此后,历经省内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两轮融资,年下半年,产品上市,当年就实现万元销售额。“今年销售额有望达到5亿元。”
安徽完善创新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安徽科技大市场,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还设立总规模亿元的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发起或参股设立新能源汽车等14只子基金。目前,省科技融资担保已覆盖所有县城。
“创新是大系统,需要一个完整而友好的生态。”安徽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安徽将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多链协同”的发展生态,让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加速聚集。
拓展阅读
自东超科技创业之初,中安创谷公司就发现并将他们引入旗下洪泰中安众创空间进行孵化,同时帮助他们对接合肥高新区,争取到了万元的天使基金。年,东超科技参加了由中安创谷公司承办的“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在项目资本对接会上,中安创谷公司帮助他们获得了万元pre-A轮融资。年,为进一步扩大生产,中安创谷又帮助东超科技对接产业投资方,获得安徽省量子基金、赢初资本、中企金岭、弘博资本、合肥新经济产业发展投资共计万元A轮股权融资。年4月,东超科技正式入驻中安创谷科技园办公。来源:综合人民日报与合肥高新集团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yx/1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