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来自全国文学报刊高峰论坛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1-3-20 15:01:19   点击数:

12月3日,全国文学报刊主编高峰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人民文学》《收获》《文学报》《十月》《草原》《星火》《山东文学》《花城》《山西文学》等9家文学报刊负责人围绕“新中国文学70年?初心与使命”作了精彩的发言。此次论坛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秘书处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文联、作协协办,新任联盟理事长单位《当代》主编孔令燕主持。

现在,我们来听听看,各位主编们在论坛上分享了哪些经验和理念?

施战军

《人民文学》主编

充分重视和尊重“三种资源”:

文学期刊依靠顽强的韧性和斗志走到了今天,是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记录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文学期刊立身发展应当充分重视和尊重“三种资源”:一是重视包括历史资源和作者资源两方面内涵的“自身资源”,满怀敬意地不断开掘刊物拥有的历史资源,发现和培养真正有才华的作家,为他们提供有力平台;二是重视“群落资源”,重新分析当今社会人的群落构成是发现社会隐形秩序的前提,充分认识到划分群落的必要性将为刊物在新时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思路;三是重视时代资源。要研究时代,深入到时代内部去,看到时代中人们面对的困境和发生的变化,要善于发现和捕捉人格深处的波动。如今,单一线索已经不足以叙述时代发展的脉络,文学对时代的观察需要更加全面和立体,如何在现实中发现题材后思考文学的沉淀方式,并力争使创作指向永恒的经典性是新时代文学使命担当的题中应有之义。

钟红明

《收获》副主编

办杂志,就是要多出作品,多出人才:

《收获》杂志的创始人之一巴金先生说过两句话:第一,作家是以作品说话的。第二,办杂志,就是要多出作品,多出人才。在我们杂志社的办公室,放着一个油画框,镶嵌着巴金先生的一句话:把心交给读者。不媚俗,不跟风,刊发不同风格的优秀之作,这应该就是《收获》的初心。文学期刊需要不断推出优秀的原创作品,为暂时无法用成熟的理论来概括的写作倾向提供被文学圈和读者认知的可能。近年来,《收获》杂志每年都会推出“青年专号”,与大学合作进行封闭的小说工作坊,促进青年作家创作和青年评论家对青年文学的    部分文字援引《文学报》、中国作家网报道图片:题图源自中国作家网    其余图片源自期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shry/13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