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让汕头变靓了中国日报地方频道主编是

发布时间:2021-7-12 9:41:27   点击数:
北京扁平疣医院哪些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21/8872657.html

速读

“汕头之变”不仅让市民称道,也引起了海外华侨的   (图为新建的西堤公园。张烈华摄)

  曾几何时,不少来到汕头的外地朋友对沿街乱窜的摩托车既惊又怕,一位在广州工作20多年的老司机陈先生说,我每次回汕探亲都要将自已的车停放在停车场,不敢开;一个从北京初来汕头游览的新闻界朋友对我说,在这里走路“胆战心惊”;一位媒体老总更是幽默地说:“汕头不愧是‘特区’,马路都穿起‘花衣衫’、走路要走‘保镖旁’”……说得我这个东道主十分尴尬,无可适从。

  年4月,时任中山市市长的陈良贤出任中共汕头市委书记。

  走马上任的陈良贤即马不停蹄地进机关、走基层,深入到党、政、军、警、企业、学校和街道、社区等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全方位调研。此外,他不顾工作劳顿,利用节假日和个人可支配的休息时间,轻车简从、微服私访,走街窜巷、进村入户,察民情、体民意、听实话,从百姓中如实地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并详详细细地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一桩桩、一件件老百姓多年来盼望解决而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据一位知情者介绍,上任不久,陈良贤曾在市区一家街边店铺吃“粿条汤”,当看到店里满地尽是食客乱扔的废纸时,他弯下身子捡起身旁的废纸丢放到垃圾桶里,并语重心长地对店主说:“你的‘粿条汤’很好吃,如果把环境卫生搞好了,你的客人和生意不是会更多、更好吗?”陈良贤的行为和善意深深地感动了店主及顾客,那时人们并不知道他就是新上任的市委书记。

  经过深入调研了解,1个多月后,陈良贤在大会上痛陈“汕头之乱”:泥头车沿街乱漏泥土,乱倒、乱扔垃圾,乱占公共场地摆摊叫卖,乱设路障,电杆、墙壁乱贴“牛皮癣”,乱搭、乱盖棚屋,乱停车,开车乱按喇叭、乱开远光灯,摩托车不管“红绿灯”横冲直撞,乱砍门前树木……

  年5月,汕头市委、市政府以“九大提升行动”为抓手,强化市容环境、整治交通秩序为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力度空前、摧枯拉朽的治“乱”行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不过一年时间,汕头就真的变样了!

  (图为市政部门正在拆除违章建筑,拓通道路。张烈华摄)

  在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我看到了一组数字:全市组织.5万人次、拆除违章建筑物约42.7万处,违规搭建高脚屋约处;清理主次干道多条、内街近2万条;清除“牛皮癣”58.6万处;清理乱摆乱卖74.6万宗;查处交通违章行为约67.2万宗;清理整治河沟条、长度总计万米;拓通改造道路条、新铺设步道条,面积万平方米;改造新建市场个、公园个、广场个……

  汕头的市民们说,这些变化不是纸上的数字,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

  一位老战友、现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机关党委副书记的田国营谈及此事激动不已,他十分感慨地对我说:“我们的‘创文’工作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撸起袖子实实在在地‘干’出来的。”

  (图为重建的老市区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夜景。张烈华摄)

  汕头人不时抱怨“车多”。其实,汕头的汽车保有量不过50多万辆,而深圳和汕头面积不差上下,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万辆,但深圳的交通秩序比起汕头却好了许多。我曾派驻汕头、深圳两地工作过,很清楚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不过就是二个字:“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汕头“治乱”,首先就是“树规矩”、“立标杆”。

  自年5月份以来,汕头树起了一大批“文明示范”小区、校园、市场等“守规矩”的典型,组织了52万多人次的志愿者,参与创建了文明城市的志愿服务。中共汕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孙光辉说,只有让广大市民都成为“守规矩”的参与者、监督者和推动者,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才能持久。

  (图为公务员们冒雨上街清洗市区街道。张烈华摄)

  “守规矩”,需要形成机制。龙湖区提出“24小时巡查监管、半小时快速处置”,金平区则启动“十五分钟响应、半小时兜底”。汕头成立了城市文明监督员队伍,开通了文明监督热线电话,半年多来,共收到市民群众来电、来信件,媒体公开曝光突出问题个,发函督办件,督办办结率达%,推动了一批突出问题的解决。

  汕头“治乱”,特别敢啃“硬骨头”。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陈建鸿告诉我,这一年来全市交警部门积极开展“雷闪”等系列行动,有效遏制了摩托车乱窜、乱停车、开车乱按喇叭和乱开远光灯等交通乱象,查处了沿街漏洒渣土的“泥头车”,查扣了1.2万部后三轮电动车;城建部门依法拆除了一大批“占路为市”达30多年的违章建筑。

  (图为新建的市区杏花公园。张烈华摄)

  在金平区杏花西路,一个占地约10亩,种植了株杏花树、金凤树、榕树、樟树、木棉树的街心公园——“杏花公园”于去年底开园迎客。此前,这里是一个存在30余年的违规屠牛场。金平区委一位干部对我说,没有“啃硬骨头”的精神和胆量,短短3个多月,屠牛场是绝不可能“变身”杏花公园的。

  “汕头之变”不仅让市民称道,也引起了海外华侨的   (图为市区海滨路一角。张烈华摄)

  不过一年时间,汕头实现由“乱”到“治”的巨大变化。但市委书记陈良贤说,“文明创建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汕头的文明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

来源:中国日报作者:杨应森,中国日报地方频道主编

整理:潮汕圈编辑组

往期精彩好文推荐,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一言不合就跑去汕头吃吃吃

五天吃喝攻略

  2.一个潮汕商业传奇:从块到亿的行业老大,他用了24年!

  3.一个高考状元的创业史

“豌豆荚”贱卖2亿美元后

  4.央视《城市1对1》:海韵古城中国·潮阳——英国·爱丁堡(视频)

  5.当年潮汕人做出的一个无奈之举却让他们得以繁荣昌盛

  6.中国资本如何对接欧洲百年足球传统?看看潮汕人治下的西班牙人

  7.无米皆成饭?潮汕美食界的一道席上佳肴!

  8.潮汕牛肉火锅式庖丁解牛

  9.马卡带你从上帝视角看汕头

  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由潮汕圈进行整理编辑,所有权利属于原作者及原出版单位,本平台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助商推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lm.com/bzyx/13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